前两天我一个朋友似乎跟我绝交了,在我仍然记得大家的“七月之约”的时候,在我以为即便没有亲密到对方的心里,却仍然必须交好一辈子的时候,我们的友情却反在沉默中走到了尽头。
所以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友情才能够维持一辈子?如果两小无猜的两个人,分开后的生活经历越来越不同,有没有可能永远在彼此心中保持曾经的模样?
首先一点我很肯定的是,两个性格太相似的人做不了朋友。一方面两个人都是弱性子的话,待在一起能做的事情除了大眼瞪小眼,也许就是双双抬头45°角仰望天空,淡出鸟来的日子没人会喜欢;另一方面,若两个人都是强性子,那就是针尖对麦芒,一发生矛盾就点火,谁也不服谁,即便相爱,却只能相杀。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诞生出真的友情。
再者,人都有一种渴望被瞩目的心,所有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是独一无二的那个,当遇见一个似是而非的自己,爱被分掉了一半,谁都会不开心。
所以我想,两个人能成为知己的前提,必须拥有能包容互补的性格。比如我两个玩得很好的闺蜜P和C。
闺蜜P是不折不扣的文艺风姑娘,记得高中的时候不管我怎么对她动手动脚、怎么炸毛,她都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她看书很多,上课不听讲都永远是语文老师的心肝宝。我总是一副谁也不服的样子,但我就服她,动手动脚得狠了,她一摆脸,我必定立刻缩起双手不说话。她能包容我性子里风风火火的部分,并以淡然处之;也知我骨子里害怕失去的不安全感,对外永远将我放在“好友NO1”的位置。
我们在性格的表现形式上是相反的,却正调和。
闺蜜C是我从大学处到现在的朋友。我们的相处模式与我和P正相反,她爱闹,我倒十分泰然。或许是中学毕业后与P分开,我却想做点什么事情来缓解思念的原因,我开始爱上了看书写作,于是那么一个闹腾的性子,竟也被活生生压得静下来。一个我还是我,另一个我是P。
我变得有些许多愁善感,想得太多常常得不到快乐,C像从前我的影子,爱笑爱闹,性格逗比,是不愿被烦恼上了枷锁的乐天派。我越是忧愁越是喜欢她,一个人的时候我觉得与世界格格不入,与她一道我却只顾得上感受世俗的吵闹和繁华,我依赖这种生活气的快乐,我看见了过去的自己。
在我陷入死胡同的时候,她的乐呵是出口,在我被剖侧人心所牵累的时候,她的天真是一种警告。
我们性格的外在表现形式仍然相反,却形成了从未有过的默契。
前一阵子,我跟朋友聊到以后的生活。我说若以后的价值观天差地别,就到了彼此该散的时候。因此,内在的价值观体系,是作为知己必须相似的又一个条件。
这话其实不是绝对的。
我打个比方,你花了1万块买包,又花了2万块做慈善,我花了100块买包,另花了200块助人,我们的本质其实一样,只是由于生活水平的差异表现有所不同而已。
我们都是世上很平凡的过客,时间亘古不变,对于它,我们不过是连外形都相似的生命罢了,最珍贵的部分是在于每个个体,在于生活在我们眼里表现出的样子。
金钱确实是我们人生里必须去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目标,因为有些生活的乐趣真的必须要金钱的支持才能体会得到。但是,请注意,浩瀚大千世界有太多的美妙,它们自有独特的光芒,金钱之外,一定还有值得我们倾注心力去探寻的东西。
轻轻拎着LV去五星级酒店品美食是一种美妙生活,穿上背带裤人字拖,一瓶啤酒撸一盘串儿也是酸爽的体验。老公坐拥60亿却钟爱带妹子吃大排档不是很让人想笑又感动的事吗?如果有一天对方成了出入豪宅的阔太,但当她按照约定时间来我的一亩三分地赴约,那除去那身名牌,仍能与我一起光着脚丫躺床上无限欢快地挖西瓜,那有谁能说我们的友谊不会长久吗?没有人。
有时候物质只是身外物,我们为了它精疲力尽,但若作为知己,彼此都同意追求物质只是一种手段,在心底其实都相约着只好好体验生活中有趣的人物和风景,那么这样有趣的灵魂永远永远也分离不了。
有朋友轻轻地安慰我,他说生命中失去掉一些人是太正常的事,不要难过,顺其自然就行。我愿意相信这句话,因为命运有时确实无力回天。但我也渴望着,还在我身边的这些朋友,这些有趣的灵魂,请让我们的友情保持得久一点、更久一点,最好久到一辈子那天。沟通是缩短心与心距离的唯一桥梁,若我们将来发生了什么不愉快,请一定要让我知道你的想法,然后我们一起看能不能解决。
相遇的缘不浅,谁都不许轻易说放弃。真要放弃,请让我有机会对你说一次最后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