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发现,有些寺院香客云集。
有些寺院则冷清无人,这是为什么呢。
风水好不好,是寺院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里所谓风水,也就是选址和对环境的利用。
寺院,是和尚出家修行和弘扬佛法之地。
所以有两种需求,一是修行要清静,二是弘法要热闹,这二者初看是矛盾的。
有矛盾,如何解决,有的寺院采用分地建院。
如上下院,修行处建在清静之处,弘法者选择热闹之地。
如果寺大,则在寺内分院,香客活动区与僧众修行区各不相扰。
其实,寺院多有生存之需,故大多都是重弘法,收香钱。
于是如何使寺院香火旺,更吸引香客游人便显得极为重要。
信众多得有高僧大德,游客多得有好景美名。
第一要点,建寺与自然和谐,寺院是解除烦恼的善地,建筑巧妙与山水相融,一到此环境,便令人感到轻松美丽,便是好风水。
其要害,则在于建筑不霸气。有的地方削山填河,将建筑弄得高大雄壮,但欺山压水,霸气十足。
这种建筑,便不是好风水。就算当地原来风水很好,遇到这种建筑,风水也会走风泄气,不利主人。
建筑如人,霸气的建筑,如同主人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全然不管别人的生死,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
而人类面对建筑,心灵深处,恰恰会生出一种拟人感,或感到秀丽,或感到雄壮。
建筑过于霸气,会令人不由自主生厌,内心产生抵触。
当今中国新建的寺院,十有五六都犯了这毛病。
这不一定是和尚的问题,而主要是设计师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建筑设计师,十有八九都不懂风水,不懂建筑与人和谐,与自然和谐,只是一味为建筑而建筑,重形式,轻功能,纯粹是一匠人,这些人的建筑理念,尚处于初级阶段。
顺乎山水,便是顺乎自然,顺乎自然,便是顺乎人心。
顺乎人心,是顺乎人之善心。
故心慈则可见众生平等,能见众生平等,则能悟得菩提。
第二要点,寺院与社会和谐,寺院是解除烦恼的善地,有僧皆善,有面皆慈,则人至此地,身心放松,愿意多待。
曾见一些寺院,一到寺门,首先站几个街痞般的打手收票,言语粗暴,面目凶恶,令人大为不快,登时不想入内。
如果恶人当道,人们避之唯恐不及,还谈什么吸引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