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故名。“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在二十四节气中,“寒露”二字最是冰清玉洁。寒露之后,雨季的喧嚣归于宁静,烈日的火热归于萧瑟,露寒而冷。
谚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枕上初寒窗外雨,草阶寒露翠欲滴。”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一候鸿雁来宾:寒露之日,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后五日,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三候菊有黄华:再五日,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记载。这时候,菊花已经普遍开放。
俗话说,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白云红叶,浅霜若银,苍山如黛,一派深秋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胸怀高远。
夏日的火热归于萧瑟,雨季的喧闹归于寂静。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活在当下,感受最美的秋寒,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露水盈盈,多了一份凉意,过完了这个节气,就进入到深秋。天气渐渐的变凉,四季的轮回就是这么奇妙,叶绿叶落,周而复始。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