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疯狂的外星人》在戏里是一出荒诞的人间喜剧,在戏外又是一出疯狂的资本悲剧。
春节期间,从影院走出来的人们,一面回味着《疯狂的外星人》的笑点,一面争论黄渤和沈腾谁才是中国真正的“喜剧之王”,影院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但另外一边,为这部影片进行发行的乐开花影业,恐怕很难真正快活地起来,这家公司背后真正的掌控人是国内另外一位喜剧明星——王宝强。
这源于一纸保底发行协议,为了争夺《疯狂的外星人》在中国境内(包括港澳台地区)城市院线影院的独家发行权,乐开花影业开出了28亿元的保底天价,刷新了中国影史记录。
这让欢喜传媒在电影上映前就锁定了7亿元收入,保证稳赚不赔,如果电影上映后总票房收入超过28亿元,除了7亿元之外,双方还可以就超出的部分按影片净收入分成:投资方为30%,保底方为70%。
疯狂的对赌后面,是叮当响的算盘
即便在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中国,谁敢说一部电影一定能达到28亿的票房,别说2018年又恰逢影视行业寒冬,但王宝强旗下的乐开花影视就这么做了,《疯狂的外星人》仅宣传、推广及发行相关费用,预算就达到了2亿人民币,也创下了行业已知宣发费用的最高记录,加上7亿保底支付给制作方的费用,一共花上9亿的真金白银就为了赌一部电影票房超过28亿,这样真的值得吗?
迄今为止,国内还从未有一部电影在制作费用上达到这个数字。大师兄只想说宝强你丫家里有矿啊!
王宝强是疯了吗?其实,不仅没疯,打的还是一手如意算盘,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得益于春节档票房体量及电影头部效益。随着国内消费者春节期间观影习惯的养成,近年来春节档票房增速迅猛,根据券商研报,2011~2018年春节档票房从3.4亿元增长到57.7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0%。且根据2019年春节档电影类型预测,票房有望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24%。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指除夕到初六7天的票房计算,如果将时间延长,大春节档是具备百亿体量的档期。
在这个档期内,是最容易产生大票房电影的。国内总共5部30亿以上票房的电影,就有3部诞生于春节档,分别是《美人鱼》《红海行动》和《唐人街探案2》,其中后两部都是在去年春节档上映。
从春节档票房结构来看,头部影片占据了80%的份额。保守估计,2019年春节档至少会产生一部票房超过30亿的电影,而从影片关注度而言,《疯狂的外星人》是最有可能问鼎的。
第二就票房潜力而言,对《疯狂的外星人》来说,“喜剧+科幻”的题材,导演、编剧、演员的强大阵容,以及最佳上映档期,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宁浩、沈腾、黄渤已成为国内喜剧电影市场的金字招牌,拥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2006年,宁浩用300万人民币拍出了《疯狂的石头》,震惊全国。3年后,《疯狂的赛车》再以用1000万成本获得过亿票房,杀进当年度华语片票房前七名。2013年上映的《心花路放》票房达到11.69亿,成为第四部票房过10亿的华语片。
淘票票专业版显示,截至目前,宁浩导演的电影中有3部票房超10亿,其中《我不是药神》票房高达30.99亿元。
黄渤和沈腾也是颇受国民喜爱的重量级笑星。黄渤主演的电影中,有6部票房超10亿,沈腾则从《夏洛特烦恼》一鸣惊人后,又主演过两部票房超过20亿元的电影《西虹市首富》和《羞羞的铁拳》。
再加上徐峥的特别演出,该片被称为2019春节档“最具冠军相”的电影不无理由。
综合来看,《疯狂的外星人》最具备冲冠实力,事实上,从上映前的影片关注度而言,这部电影也是期望值最高的。理性分析下来,28亿的票房保底,对这样一部光环加持的电影而言,其实并不算太高。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首日票房不到2亿排名第四的《流浪地球》成了最大的黑马,不仅成了“中国首部科幻大片”,还“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一路上扬成为最大的票房黑洞,猫眼预测票房将超过50亿。
在《流浪地球》大片气质和家国情怀的对照下,同为科幻题材《疯狂的外星人》更像是一出小品喜剧,不仅不那么硬核,甚至都不那么好笑了。
截止2月26日上午,《疯狂的外星人》已上映21天,票房22亿不到,目前排片已经只剩5%,离28亿保底遥不可及啊!
明星时代的落幕,内容为王的崛起
电影行业的发展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流量明星的招摇过世,吸粉无数霸占微博热榜;一面是观众用脚投票,硬生生捧出缺乏明星的票房黑马。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个时代的真实性,我们明明看到无数人为爱豆抛头颅洒热血,控评打榜攻伐异己,但真正的电影市场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无论小鲜肉还是老腊肉,或者小鲜肉+老腊肉的全明星阵容,都无法真正左右一部电影的票房。
这个现象,在整个2018年格外明显,从《阿修罗》到《欧洲攻略》,无不是流量明星+影帝影后的全明星阵容,前者上映三天即紧急下档,后者在上映第二日票房紧急跳水,总票房仅达1.53亿。再看看今年春节档成龙大哥的《神探蒲松龄》,票房和口碑简直不忍直视。豆瓣评分代表的口碑低劣,让无论多大牌的明星都拯救不了。
明星效应本质也是IP流量效应,即便不从个人出发,从品牌角度出发也得以窥见流量泡沫的破灭,从徐峥的“囧途”系列到“爱情公寓”系列,再到如日中天的“开心麻花”电影,最终都因为电影口碑的下滑票房不如预期,没有长青的IP,只有经得起考验的内容。
真要论票房号召力,《疯狂的外星人》聚集了中国最顶尖的喜剧人,“宁式喜剧”久经市场考验,宁浩的市场眼光也犀利独到,推出了《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现象级电影,黄渤和沈腾几乎长在了观众的笑点上,二者参演的电影累计票房都超过了60亿人民币。更重要的是,从过往战绩来看,三者都极少失利,发挥十分稳定。
从结果来看,《疯狂的外星人》的票房不仅不疯狂,连预期都难以完成,对于这样一部众望所归的电影,30亿应该是它的起跳点。这个锅自然得隔壁的《流浪地球》来背,一家独大,把最大的蛋糕都分走了。
《流量地球》有其特殊性,拿韩寒的《飞驰人生》相比或许更为公平,虽然这一部里面也有沈腾,但《疯狂的外星人》还有黄渤,并且韩寒的导演功力和宁浩还不能相提并论,最终《疯狂的外星人》在票房上也没有形成太大优势。
说到底,还是《疯狂的外星人》在内容上不够硬,才能被《流浪地球》碾压得如此没脾气。
在大师兄看来,今天及未来的中国电影业,不管你是昔日巨星还是当红辣子鸡,市场终究只会对你当下交出作品的质量进行评判。明星流量时代的帷幕正在缓缓降下,而内容为王的时代正在拉开大幕。
扒了这么多,坦白说,宝强叔叔这几年真的有点水逆啊!大师兄表示心疼我宝强三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