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火箭在震天憾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急速飞向太空。杨利伟成为了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2005年、2007年、2017年、2020年……天眼、量子科技、长征号、嫦娥号……一个个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因为中国人的探索而被赋予了特殊含义。人类在搭乘火箭探索太空的旅途中越走越远,而疑惑也越来越多,在我们熟知的太阳系之外,竟然还有一个和我们完全一样的地球?在我们的近邻火星那里,是否真的还存在着科幻片里的未知生物?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里是否还有其他生命体?当我们人类走出地球的时候,渺小的物种在宇宙中是否可以生存?在这些探索任务中,我想,疑惑是每一个人都会产生的?那么,如此广袤的宇宙和如此广博的知识,有没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方式来了解一下呢?我想,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一个初步的了解,还是足够的了吧。《一小时读懂天文》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哦。
首先是书籍的知识容量,小开本,捧在手里并不会太重,反而翻阅的时候是一种乐趣,当你颠来倒去可以自己来翻阅的时候,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还是比较喜欢可以让书在手里掌握的,而且书籍的封面很舒服,摸起来不是那种光滑的贴膜的书体封面,而是硬质的版面,表面是相对磨砂的粗糙感,不会滑腻腻堆上手,书页也比较厚重,不会随便翻阅就断裂,从印刷上来说,很是值得哦。
其次嘛,我们应该了解的应该是一本书的质量,从书的印刷质量可以看得多出来,书的内容不算多,作者以精缩的语言来概述了,“天文”是一个大概念,但是《一小时读懂天文》这样的书籍舍弃了冷僻的专业知识和细致的科学术语,保留的是通俗的介绍和常规的知识,作者在宇宙起源的时候是这么介绍的,人们的常规认识是“宇宙大爆炸”,但是恒态的宇宙理念在这里也有所体现,一个人的多重宇宙认知在这里体现得比较有意思。
“如果把现在生成的地球比喻为一只乒乓球,那么宇宙的圆球直径就好比足球场。大约在150亿年前,这个原始火球突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把物质抛向四周,从此产生了宇宙。从那时起,宇宙开始膨胀,温度也随着空间的扩大而降低。”
语言比较朴实,对宇宙起源的表述也比较清晰的了,没有太刻意去迎合观众的意图,但是很明显,在比喻的说法中,宇宙起源还是很容易听懂的,很适合对这个世界有探索欲望的孩子。也许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太广泛了,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所以,在这本《一小时读懂天文》系列里,还介绍人文和人类的活动知识,比如天文望远镜的作用是这么介绍的:
月球有环形山、链状山脉、月海、月谷、沟纹(干涸的河流)和亮辐射纹,好的望远镜可看到月球上非常细微的细节。“月球几乎永远是检验观测者眼力和望远镜质量的理想场所”。
比如对天文观测的基本想法,这里是这么概括的:
可以说,我们的眼睛就是望远镜的终端设备,眼睛接收到来自望远镜的光线,然后在我们的大脑里合成图像。
一个“合成”的概念就让人们觉得很通俗,而且在描述这些过程的时候,还配有丰富的图片,不仅如此,在基本的知识概括和内容的叙述之余,还有小小的栏目介绍,丰富的小栏目可以看得出对科普知识的心思,
比如像:
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1万亿亿亿亿分之一秒宇宙的温度高达一万亿亿亿摄氏度。 氢作为一种可以取代石油的燃料,其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约三分钟就开始形成了。
看,这样的语言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词,足够让人们好奇,这么对比的一个数字,要怎么去理解和怎么去观察呢?
这样的小小的书籍对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好处显而易见,值得我们在孩子探求科学真理,追寻科技真相的路上给他以助力,如果你愿意用自己的想法来好好引导,那么这本《一小时读懂天文》,还真的可以给热爱星空的孩子打开一扇星光璀璨的大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