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胡主任讲《观课议课》

      有人说:项城因为有了胡老师,全国都知道项城的教育好,项城的课题做的好!

      近段时间,胡主任带领她的教研团队和“生化女侠” 们在研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为此,胡主任在项城课题群开设了几次讲座,将她和她的小伙伴们对“观课议课”  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呈现和总结的方法分享给了所有热爱学习,渴望进步的我们。 

第一部分:听课记录 

一、意识形态的再认识:

要从根本上意识到观课议课是教研活动,与听课评课不同。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

二、“观课议课”是一种研修活动。与“听课评课”相比,有以下区别:

1. “听”指向声音,“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2.“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不是为了下结论,它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3.“议”是对话和反思,议课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课只是交流和探讨的媒介。

4.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改善生活的实践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促进发展的思想观,以学论教的质量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境脉特征的真理观,促进理解的对话观。观课议课要把这七大观联系起来,有目的、有方向、有方法、有评价、有做法。

面面观

四、方式发法

(一)观课如何“观”

“观课议课”过程中,“观”是基础。“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可以说,“观”是选取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没有了“案例”,“案例”教学也就失去的靶子。

(二)注意事项:

胡主任认为,在观课时这些事情必须做:

第一,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

第二,需要推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不能等到议课时再问授课老师,就算要问,自己也要先想一想。需要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需要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第三,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该怎么处理。

第四,要思考,在议课时,需要交流什么。别人让你看了他的课,你有了思考和进步,感谢当然是应该的,但感谢的方式不是嘴上说,而是拿出行动——真诚地交流对对方有价值、有帮助的意见,帮助对方成长和进步

如何观课?要解决核心问题:主题的选择,参与者的定位等。

(三)如何议课?

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在议课时,没有专家与普通教师的差别,没有施助者与被助者之分,所有参与者都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二部分:听课反思

佐藤学曾说:润泽的课堂要建立起来,打开教室的门。

感谢胡主任带领我们领略观课议课的魅力。

课堂上我们不光要看见学生,也要看见自己。不仅要看到一部分学生,还要面向全体。“观课议课”就是一个既让我们看见学生又让我们看见课堂的场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场域,以课为载体,以观为路径,以议为手段,为课堂提供更多的可能:启发授课人更多的思路,激发听课人更多的思想火花。通过平等对话,换位思考,翻转课堂,就课论课,以课为例,生发理论支撑,方法思考和过程探究。相信,观课议课一定会为助力日臻完美的课堂带来更多的精彩和惊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