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听糊涂群主带来的一线教师评课议课方面的专题讲座。我收获颇多。首先,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任教已有15余年,在此期间,曾经讲过许多公开课。每次讲公开课,要么为了本组的任务,要么带着某种目的。所以,为了能够获得听课人的表扬,或为了在所有讲课人当中脱颖而出,我都是费了好大的心思,从讲课的内容,语言的组织,学生的配合,整个流程的打磨,都是非常非常的认真。认真讲好一堂公开课,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一节40分钟的课,我可能要准备两个周的时间,轮班磨课好几遍。所以它的确不是我平时的课堂。我不是讲课,而是秀课。
讲完公开课,我最愿意听到评委老师的表扬和认可,是对辛苦几日的最好的犒劳。同时,又发自内心的想听到各位评委老师对我中肯的建议和指导,希望通过这一节课,能对我明天的课有所帮助和提升。
但现实中,却不是这样的,大部分的评委会说这样的话:从整的来看,这是一节成功的课,讲课人教态自然,语音标准,课堂气氛好,学生互动积极。如果非要说点缺点的话,也有,例如声音不洪亮,板书字体太小,提问的学生范围不广泛,讲的内容有点多等等,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知道,我的声音提高了,对这节课的效果有本质的改变吗?我想听:他们对于我的这节课,有没有更好的建设性的建议,越多越好,这样我就可以拿着自已的教学思路与他们碰撞,甄选,反思,总结,最终找出一个更好的模式来。所以,讲公开课,成了大家的一个负担,一个任务,一个形式了。
这几年担任了组长,也会听一些人的公开课,在进行评课时,我学会了给我评过课的老师们课的方式,真是什么的徒弟就由什么的师傅:我首先也是表扬一番,优点总是最好找的,一会就可以列出好几条。但不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显得也不好。就好比高考作文,再完美也很少是满分,总有一二分的小暇渍,于是我就从大家都可能发现不伤人的几个小缺点一陈叙,再总结一两句,评课结束,自身也不由自主的觉得也是一种形式。
今天听了胡主任的课,我知道了,做一个合格的评课人,最基本的对课不对人,并且议出或提出更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让讲课人懂得,自已的课若稍做调整,会更好,或综合别人的建议,结合本班学生学情,找出一个更完善的讲课模式。
假如一位老师把这节课上成煮鸡蛋,另外一个老师上成了煎鸡蛋,第3个老师上成了鸡蛋糕,每位老师都给本节课的学生提供了有营养的课,但每个老师给予孩子不一样的呈现。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学生来判断,哪一种方式学生会更喜欢,或者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本班的学生,而不能说去评价,煮鸡蛋这个方法必胜于其他的方法。对于公开课的老师来说,他需要的是我用的是煮鸡蛋,那您能不能给我提供更多的一些授课方式呢?他在摸索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发现,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比他的煮鸡蛋更加适合于本班的学生,那么他从这次公开课就收获了他想要的东西。也是我们评课议课的意义所在。
说都可以说,但会做就另外一件事情了。因为,说好说,但站在台上上一节成功的课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我还得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