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人看我每天吟诵《论语》、《大学》很是担心。
说我应该更多地去实践,生怕我学傻了。其实担心是多余的,最近读得书是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以及
原本大学微言》。
读过的人都会感叹,原来论语是这样的。对于很多东西变得更通透。拿“学问”一词来说吧!上过大学,回到家,就会听到长辈说,大学毕业了,有知识有学问了。事实上知识不等于学问。在大学里,我们接触的都是专业知识而非学问。(专业知识都没学好就不说了)
那学问是什么,从哪里来?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观过而知仁"是我们看到别人犯错误了,自己便反省,自己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研究方法是,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体会,随时随地要能反省,就是学问。
如此一说,这学问不就是家人说的在实践中学习,而且还不是瞎搞,而是有很高的指导思想指导你去实践。与“四脚书柜”完全不同呢!
不过也反映出,后世多有《论语》的解读,一个好的解读是多麽重要。读书不一定是好事,要读好书,但读
到一本好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又只能多读书。嗨!!!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