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脾气的家长,可以这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很多成年人,在生活中,总有感觉“崩溃”的时候,特别是当了家长的成年人,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总会忍不住发脾气。
这样的人,可能是因还没有看过《可塑的我》这本书,它会告诉人们: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人生失控了!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们一生都在弥补童年时期的缺失。一个爱发脾气的人,自己需要沉下来,好好追溯自己的童年,好好观察一下自己的父母,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现状!
一个成年人,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势必不能跟自己的孩子和平相处,那孩子长大后,就极有可能又是一个脾气不好的成年人!
《可塑的我》可以让人们从自己开始,从这一代人开始,塑造一个全新的家族模式!《可塑的我》提出一个练习:观察孩子。
家长腾出20分钟的时间,可以假装看报纸,也可以假装做点别的,目的是观察自己的孩子。
观察意味着用眼睛看,而不是用嘴巴说。
如果孩子和他的母亲或父亲的互动有问题,要切记此时你要做的事情是观察,而不是干预。
在观察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做一会儿作业就放下笔玩一会儿,因此内心会很烦躁、很焦虑,或者内心会出现很多批评的声音,觉得孩子怎么可以这样,这样是不对的,等等。
这个时候你不要指责孩子,你要做的事情只是观察,觉察自己面对孩子的时候,内心会有哪些情绪。
很多时候,你可能会焦虑、害怕、恐惧、愤怒,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此时你被禁止指责孩子,因此你可以尝试寻找平复自己情绪的办法。
这种情绪源于孩子放下行为,你对这个行为的预期和解读是什么,你的情绪如何影响你对孩子的看法?
这些问题都需要人们静下来,仔细去思考,把自己的答案写出来,反复推敲。
也许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情绪会越来越激动,那么,就赶紧一个人待到一边去,给自己5~20分钟。
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尝试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书写,写什么不重要,想法、感受,甚至反复写一个字也可以。
第二件事,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看看自己的身体有哪些反应。
当真正用心做完这两件事后,一般的人大致就能明白以后努力的方向了。
人们如果有了情绪,又没有办法平衡情绪,就会导致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过程和手段上,而不再关注目的。
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环境,你的父母平时是否是坐得住。如果你想要孩子爱上阅读,想想自己平时是否有阅读的习惯,你的家人是否有阅读的习惯。
有很多孩子在吃完饭后,可以自觉地开始看书学习,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他的家人可能在吃完饭后都会各自看书、看报纸,家里可能比较安静,孩子从小就潜移默化地习惯于安静地读书和学习。
如果你的家人都是坐不住的人,都没有阅读的习惯,你没有这些习惯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你的家庭环境比较吵闹,而你却可以安静地看书,这一定是因为你额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改变是痛苦的,刚开始改变,并不会让人们感觉良好,甚至会有一段时间会让人感觉更不好。
多年养成的习惯,不可能在一天之内改变,也不需要在一天之内改完。所以在规划改变及改变的过程中需要有耐心,需要理解自己、宽容自己,但同时也要有坚定的自律。
脾气不好的人,可以尝试练习一下448呼吸法:
第一步:4个拍子吸气;
第二步:4个拍子屏住呼吸;
第三步:8个拍子呼气。
也可以这么数:吸气1234,屏住呼吸1234,呼气12345678,整个过程就是吸气4秒,中间屏住呼吸4秒,再用8秒的时间把气吐出去。
当感觉自己又忍不住想发火时,请试着按照这个呼吸法连续做10~20次,可以非常快地通过调节呼吸来调节心率,让极度焦虑的情绪迅速得到缓解。
试试不会让你失去任何东西,但也许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口气读完了《可塑的我》,今天按照书中的理论和方法,认真地思考和总结,回想了自己的原生家庭,正式和父亲谈心,观察自己孩子目前的状态,觉得书中的内容真是太切合实际了,庆幸自己读完了它!
书籍就是我们手边的工具,目标就是我们心中的信念,有了工具和信念,在日后的人生之中,我们将不会感到孤立无援。
只有我们自己,永远是自己最好的伙伴,只有我们自己,永远是自己最安全的靠山,也只有我们自己,永远可以依靠和信赖。
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不断寻找,不断改变,努力活出自己的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