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每日一句学《论语》
「点击听原声:http://m.ximalaya.com/sound/296717832」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论语·述而篇》
背景:
蒯奎得罪了父亲卫灵公的夫人,卫灵公把蒯奎驱逐出卫国,蒯奎就一直躲藏到了晋国。
卫灵公去世之后,没有儿子继承皇位,则由蒯奎的儿子辄,也就是卫灵公的孙子,继承皇位,叫卫出公。
这时晋国看到了时机,以送蒯奎回国的名义,率领大军想要侵入卫国,但是卫国为了防守,不让蒯奎入国,就造成了父与子争夺皇位的局面。当时孔子在卫国,弟子们议论纷纷,不知道这时孔子的态度,便有了此段对话...
释义:
冉有问子贡:“孔夫子要帮卫国的卫出公吗?”
自贡说:“不太清楚,我要去问问。”
但是子贡没有直接问,而是进入房中,婉转地向孔子问了一段历史典故
说:“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呢?”
(背景:伯夷、叔齐都是孤竹君的儿子,两人因为互相礼让皇位,都不争做皇帝,最后两个人逊国而逃,饿死在了首阳山上。)
孔子说:“他们是古代的贤德之人呐。”
子贡又问:“他们死的时候,会有怨恨在心吗?”
孔子说:“他们求得本来就是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好人,最终他们做到了这样的好人,又有什么怨恨呢?”
子贡理解了孔子的话,出门对冉有说:“孔夫子不会去的。”
感悟:
孔子这段话,代表了他很欣赏礼让之人。
子贡从话中理解到,孔子要帮也是帮求仁的人,但是现在卫国的局面,父子俩都为了争夺皇位,而做出了叛国、不孝的大逆不道之事,不互相礼让,所以孔子是不会参与的。
最终孔子的行为也验证了子贡的理解,孔子带着弟子们离开了卫国。
延伸思考:
1.做事
学习子贡,懂得婉转
一些复杂敏感的话题,很多人有疑虑但不敢向高层去问,只会私下议论,冉有比较聪明,他觉得子贡离孔子比较近就去问子贡,子贡更聪明,别人不敢直接问孔子的事,他也不敢问,而是通过思考,找到问题的中心点,借用了一个典故,来推测出了孔子的态度。
2.做人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如果我立志要做一个仁德礼让之人,就不要总是抱怨自己吃亏了,如果抱怨,就说明内心还是想去争夺,而没有知行合一。我们在平时患得患失、心情烦闷的时候,如果能多想起这句话,想到仁德礼让是我做人的导向,就能帮助自己免去很多烦恼。
3.知行合一
孔子坚持自己的仁德主张,不参与当乱纷争,最终舍弃名利,离开了卫国,不遗余力的知行合一,是多么难得和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