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临时触发的思考,如果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一些灵感与思考会很快的消失。是记忆不好还是知识结构没有形成系统化,所以抓不住这些灵感信息,稍纵即逝,反应过来的时候会感到一些苦恼,苦思良久都难以再找回触动到自己的思考灵感。
一直都希望能够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可是有限的知识结构限制了深入思考的能力,只能游离在肤浅、简单作一点点边缘思考,在思想上显得卑微的无所作为。
思考不深入,认知就不足,即便有机会摆在面前也没有能力去好好把握住,最后只能留遗憾与懊悔,可笑的是有些没能力去把握机会或是发现不了机会的人,会把别人给他的机会当成是一种谈论当年的谈资,炫耀的事迹,事实上他在这件事上已经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早些年某个亲戚帮我们当地的地产开发商处理了一些棘手的事情(当然有一些回报),每回家族聚餐都在说他当年为那个谁谁(已成为区域知名开发商)处理那件事时时做得多多完美,很是骄傲。那谁当时还指着一片空地问他在准备开发的项目能什么时,当时十分义气的说;让你感到麻烦事情已经帮你解决了,如果还有其他人胆敢再找你麻烦再找我,保证给你处理的漂漂亮亮的。当时那几乎亲戚意识到那开发商是在给机会他(至今也似乎没有意识),只不过每年听他说当年,越听越不太对劲,人家都已经是知名富豪了,为什么他还像个无业游民般呢?总在说当年的光辉史却不曾想过如何去改变一下。这就是认知层面的问题,如果认知高一点,知道改变,跟着那开发商配套做工程、做材料商什么的,估计人家会帮着他去改变与发家致富了。别人试探性的观察与沟通下,其实就是看你有没有可塑性,挑明说又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我那年轻气盛那会年轻气盛江湖气息太重,是能解决棘手问题,但如果可塑性不强,开发商的考虑如收入麾下也多少会有顾虑,江湖气也有可能成把双刃剑,所以看他的认知也不高,我那亲戚也就一直在开发商的边缘端处理一些事情,随着别人生意与关系越来越强大,就完全被边缘化了,其价值作用也不太。认知这个东西是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现在亲戚的锐气已不及当年,谈及那位开发商已高攀不起,只能是一种卑微的炫耀。就你是你当年曾和马云一起吃过饭,到处去说的感觉一样,听多了就无趣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