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它超越了时间、空间乃至生命。那么它是什么呢?答案那就是【信仰】。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仰呢?相信每个人听完这个词,都会觉得是抽象的,不容易回答的。上周不久偶然在一个线上社群,有幸听一位优秀同学,分享关于【信仰】的话题,听完后,引入自己的哲思,才有了对信仰一种新的认知和感悟。由衷的非常感谢那位同学。
信仰是生命当中最具价值的。是人们心中最崇高的信念灯塔,引领我们不断的正向前行。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中,信仰不畏惧死亡,它能战胜任何险阻、和困难。
彭敏在它所演讲的《信仰那件小事》里头说到,信仰就是找到并且坚持自己最热爱得东西,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可以成为信仰,因为信仰是不忘初心,是坚定的力量,执着的方向,无悔的羁绊,哪怕遇到再大困难,都不会动摇的精神寄托。
如果要分享出,我是如何定义自己的信仰?可以从自己童年到近几年的生活经历、职业生涯的缩影中,似乎能回答出我的一些想法见解。终身成长、极致利他,让世界因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我定义自己的信仰。
在我童年6岁那时,就发觉自己求学心很强,对书本图像、艺术音乐等特别的着迷喜欢,那一年我还没有开启幼儿园启蒙,看到身边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小伙伴,她们的妈妈带她们去学校报名时,令我十分的羡慕向往,
在陪同她们从幼儿园校园报完名结束,便极速狂奔的跑回家,跟妈妈说,我也很想去上幼儿园,和小伙伴们一同学习知识。妈妈说,我现在还小,等明年再带你报名上学。其实我心里知道,由于当时家里经济不宽裕,兄弟姐妹多,所以妈妈的回答就是一个缓兵之计。
但对于从小乖巧懂事善解人意的我,即便心里当时有一百个不开心、不满意,巴不得当天马上能报上名上学,僵持到最后,也还是顺从听了父母的话。
再到后来出走社会参加工作的这些年里,有过青春迷茫、没有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再加上自己属于天生爱自由,探索欲好奇心极强的我,流转过大大小小不同的城市,换过好几份工作。但是每每去到一个城市,我有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喜欢定期去到当地城市的图书馆阅读看书,遨游知识的无限海洋。
印象特别深刻的有次阅读经历,当时的工作坐标是在深圳。休假的一天,一个人跑去深圳盐田图书馆看书,当时取读的一本书是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从上午9点一直看到到晚上7-8点,听到肚子咕噜咕噜一直叫响了,才想起了自己中饭晚饭都竟然没吃。现在回想起来,评价这种行为,用一个词语贴切般的形容,那就是废寝忘食。
再到最后的这2年里,总得概括来说,这几年属于是我的学习成长年,外出学习进修的频次是前五年的总和,当然,成长进步的速度也同样如此。所以,我给自己定义的一个标签,终身成长者。我也确实在这么持续践行着。感谢自己修炼出了一颗终身成长的心,越成长越幸运。
再讲到极致利他,为什么会有定义出这个词呢?同样再追溯到童少时光记忆,从小学起,我在同学朋友们的印象中,就是那种乐于助人型的。
比如帮同学的奶奶一同干农菜活,学校要进行大扫除了,自己分内的活做完了,总是会再抢着帮同学再继续做,和小伙伴去野外郊游,谁的包扛不动了,都是直接上去说,我来帮你,因此就有了她们给我取的小别号,叫“雷锋姐姐”。每每在帮助到她们时,内心就会特别的喜悦开心,强烈油然而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以及再讲述到我现在的工作事业,从事的是形象美学教育工作,通过利用自己该行专业、经验,去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形象,内外兼修中让她们变得更加美丽优雅,自信富足,成为中国女性的榜样!这也是我的事业使命!把向善利他发挥做到极致。
大家听完后,是不是觉得,文章作者是一个挺有故事的人呢!说到这,给大家分享下我比较喜欢的一段小金句。“愿你用故事的视角,去过有故事的人生”,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温暖自己,照亮他人
再最后的最后,再来说谈到信仰。以下我讲出的这段话,来作为全文的经典结尾。信仰它像是黑暗中折射出来的一抹光,鼓舞着我们不断的去追寻;信仰是一股巨大的力量,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可能性;信仰是一束旗帜,引领一个一个小目标汇集成强大的洪流,达到精神的高峰。
人如果缺乏信仰,会带来精神世界的空洞匮乏,让信念变得不坚定,产生焦虑迷茫,失去前进的方向及动力,最终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愿你我【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信仰。去实现自己精彩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