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来感受几个熟悉的场景:
孩子在饭桌上吃饭,一边聊着学校里有意思的事,一边一勺饭一半倒进了嘴里,一半掉到桌上,妈妈随口说道:“你的手就是笨,吃饭也吃不利索。”
单元考试的结果98分,孩子很沮丧,妈妈拿过卷子一看,原来是漏掉了一道很简单的题,为了安慰孩子,你往往会说:“其实你都会,就是容易马虎。”
一篇课文,孩子认真背了几遍就背下来了,这时作为家长的你心花怒放,“我们家的孩子就是聪明,一学就会。”
“我们家孩子胆子比较小。”
“我家宝宝,就是肉食动物,离了肉就吃不下饭。”
或许你会说,这些话都是你在某种情境下,随口而出,没什么大不了,可是仔细看看这些话语,与其说是随口而出的评价,更像是一些盖棺定论,手笨、马虎、聪明、胆小、偏食,这一个个的标签,在家长一次次的不经意间,已然牢牢的贴在了孩子的身上。
如何避免说出这样评价性的话语呢?做到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更好的沟通,让传递的信息和孩子接收到的内容相对等,减少沟通过程中信息的损失甚至是偏差或误导。
首先,家长要克服语言惰性。
我们先用一些危害不那么大的词来举个例子,“你真棒”“好孩子”“真聪明”这些都是大家嘴边的话,或许家长们已经得到了教育专家的真传,一定要多多鼓励孩子,所以这些词成了每个父母口中的高频词汇。这样的话说起来毫不费力气,甚至不用动一下大脑,对于孩子来说,听过也会沾沾自喜。但是接下来呢,孩子或许模模糊糊的建立起自己的判断,“考了满分是因为我聪明吧;上课不那么注意听也没关系,因为我聪明;昨天的作业我替妈妈签个字吧,我很聪明”。因为我们模糊的一个评价,导致孩子不能确定是什么样的行为被大人所称赞或提倡,思想很快被一个笼统的评论性语言所统治,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接下来的行为走向,很可能和当初我们说这句话时的初衷背道而驰。如果家长习惯使用的是一些暴力词汇,负面评价,那危害就更大了。因此,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克服惰性,尽量不用那些约定俗成的评价性词语,要多多观察,用个性化的描述来评价孩子。
接下来,学会区分评价性沟通和观察性沟通。
“对小弟弟温柔些。”
“我警告你,不要无缘无故乱发脾气!”
“你们数学老师是个好老师。”
“你每天写作业的时间太长了!”
或许上面这些句子已经不是简单的评价了,也有些具体的时间、人物在里面,你觉得这些是观察性的沟通吗?这四句都不是,都是地道的评价性沟通。对于孩子来说,温柔是个抽象的评价,家长有时觉得,我已经说无数次了,不能对小弟弟太霸道,可是孩子就是不听话,这其实并不能怪孩子,对于他来说,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不让弟弟碰自己的书,这些都是本性。如果你希望孩子有所变化,要给他具体的观察性的指令,“你和弟弟一起玩积木吧,你把那些不带文字的图画书送给弟弟吧,妈妈再给你买些适合你的书。”这样孩子才会真正理解你说的温柔是什么意思。下面的几句话也一样可以转变为观察性的言语,“因为迟到,你生气了,妈妈下次会定好闹表,提早到校。”“你们数学老师,每天要求做20道口算,现在你的计算能力提高了,2分钟就可以完成。”“每天作业写到9点,太晚了,如果你写完作业再玩,我们8点就可以完成了。”当和孩子的沟通不是那么武断和含糊,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就会被孩子提取到,如何防范未然、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怎样才是有效的安排时间等等,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在观察型的沟通中不再隐藏在评价性的话语中,而是清晰的浮现出来。
最后,要引导孩子去描述
沟通一定是交互的,注意引导孩子去描述,把他们想表达的感受、心情、事件更加真实的去还原,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然,倾听同样是一门学问,可以另开话题讨论)孩子也很容易就说出一些评论性的话语。放学回家后,他扔掉书包,关上房门前,咕嘟一句“今天真的很烦!”,家长在这个时候,如果紧追不舍,“你还烦,我更烦,每天上班累死了,现在还要看你写作业,你还摆臭脸!”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这次孩子关上的就不是房门,而是心门了。孩子的一句烦,里面可能隐藏了很多信息,各种不相干的大事、小事都可能引发孩子这样的感受,例如本来约着放学一起玩的朋友爽约了,也可能是某个他喜欢的老师不再教他们了,或许篮球队落选了,也可能只是回家的路上踩到了狗屎。所以家长针对孩子的一句评论性的话,不能立刻惯性的打开某种回复模式,要静下心来引导孩子说出描述性的内容。之后,针对不同的事实给予相应的回应。
家长相对孩子来说是成熟的,孩子对家长的话往往也深信不疑,这就要我们能够更加细致谨慎的引导孩子行为,更加耐心敏锐的去体会孩子的感受,相信更多的观察和描述型沟通,会让亲子关系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