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曾说:
“生活原本就是有缺憾的,人生需要妥协。”
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这世上没有人能顺风顺水,生活里多的是无可奈何的事。
很多时候,选择妥协不是认输,而是为了成全彼此。
成年人的世界,说到底,就是一半理解,一半算了。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看不惯的人和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也不再跟其计较;
曾经琢磨不透的人,你慢慢发现他背后其实有着不得已的苦衷,并开始理解他的做法。
人这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和辛酸。
经历得多了,我们也能多一分同理心,懂得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优势教育的发起人崔璀,年轻的时候特别看不惯自己的领导。
每次部门团建,他总要不合时宜地谈业务谈业绩。原本轻松兴奋的聚餐,顿时成了部门开会。
直到几年后,崔璀自己成了管理者。
她也开始在公司团建的时候,拉着同事聊两个小时的工作;
看到员工聊天,就会觉得员工效率太低,忍不住出声催一下。
她这才理解了曾经的领导,人肩上的责任重了,压力变大了,需要考虑的事也变多了。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人啊,都有自己一本难念的经,可是不同处境的人又很难理解别人的苦楚。”
这个世界上,所有不可捉摸的事,背后都藏着苦衷。
对那些看不顺眼的人,你只有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才能真正理解他。
在一次采访中,罗永浩分享过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
过去,他特别反感迷信。
凡是遇事就求神拜佛的人,他都非常不屑,恨不得躲得远远的。
等到自己创业以后,他才慢慢理解了那些人的做法。
他们相信这些,不过是求一个心安,于人于己都没有坏处。
于是,他开始转变自己的想法。虽然自己不信,但试着理解和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列夫·托尔斯泰说的:“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与乐。”
有的人爱财如命,为几毛钱斤斤计较,是为了凑家里老父母的天价手术费;
有的人性格跋扈,一副不好惹的模样,是怕有人欺负自己的家人。
你看,人世间,每个人各有各的难处。
如果你不知道他们的故事,就不要轻易指责那个你现在不理解的人。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能做的,就是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