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精彩也复杂,我们置身其中,难免会被世界所套路。残酷的生活让我们防不胜防,现实总会让我们无所适从。但我们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至少也得学会几项反套路的通用方法来减少被套路的次数。
今天,就让清痴君给大家介绍大卫 迪萨沃的《反套路》吧。
相较与其它以人世险恶为出发点,教你如何圆滑的''对付''他人的成功类书籍。大卫的《反套路》则从心理学和各类科学研究报告为出发点,逻辑缜密,洞察透彻,具有普适性。
在这里,清痴君提取了三条具有实用性的反套路建议。
1:多从与你相反的立场或你不喜欢的方面作为思考出发点。
创造性思维应坚决破除固有思维框架,拒绝简单的标签性认知,要多去接触复杂、多方面的观点或知识。
如果一个人长期接触单一性质的内容并不愿听取他人意见,那么这个人就容易产生较大的认知偏差,使人逐渐丧失深入思考的能力,只会单一的接受固有模式的灌输。譬如各种娱乐类视频软件的推送服务就会产生这种效果,一旦人习惯了固定的思维框架后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扭转了。
2:制定可量化的目标,并让有权威的人监督。
想起一个故事:一个成绩吊车尾的哥们不学无术,整日坐在最后排一个人玩自己的手机。某一天,在班主任的数学课上,哥们正与周公打太极,尔后,哥们钓鱼的脑袋狠狠的撞在了课桌上,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然后哥们拿着手机猛地从座位上冲向班主任,哥们把手机往地上猛摔,然后怒吼一声:老子要搞学习!!!
平时严肃的班主任被这架势吓到了,半晌,班主任憋出了一句话:好样的,去干吧。
哥们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低着头回到了座位上。
他记住了老师的期许,还没有人期待过他呢。
最后他考上了一所985高校。
在同学聚会上,有同学问起了这件事,他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壳,说道:当时摔手机是脑子抽了风,只觉得不好好学习对不起这摔碎的几千块钱的手机。
同学:..............
3:无论事情多么困难,先开一个头。
人天性向懒,但每个人都具有某种补全实物的强迫性心里,利用这种心里有利于我们战胜拖延症。当你产生了畏难心里的时候,不妨强迫自己去做这个任务的任意一部分,之后,你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去付出努力。
(另外,此文对大卫的观点的提炼太过简略,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亲自深阅《反套路》,想必此书会对你有很大的启示。)
感谢进来阅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