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参考自《隐藏的论语》。
解读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接下来几章又回到了个人的修为上面,也就是做官最终还是从自身做起。
14.20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zuò),则为之也难!”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说话大言不惭,那做起来就很困难了。”
【解读】
当官要依据事实,要可信,否则就难做成。
14.21
【原文】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子后,不敢不告也!”
【译文】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沐浴后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您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告诉三家大夫吧。”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你去告诉三位大夫吧’!”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报告,他们都不赞同派兵讨伐,孔子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呀!”
【解读】
孔子在当官的时候,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一定会上报,即便无法影响,但这个上报是职责。
14.22
【原文】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译文】
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可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解读】
那说到信,也就是当官对君主是不能有欺瞒的,但可以直言。
14.23
【原文】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向上追求道德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利益好处。”
【解读】
这里就讲了当官的两种人,一种君子是往上追求,利益民众。而另一种小人就是往下去攫取私利。
14.24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人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今人学习不过是在人前装装样子。”
【解读】
这里就有点题,也就是古人的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境界,但是现在的人就是装装样子。
14.25
【原文】
蘧(qú)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译文】
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过失,但总觉得未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解读】
这个例子就是他在自身的修为上做的很好,一方面是有高的追求,但另一方面又能够知道做的不够,然后才能不断提高。
14.26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译文】
曾子说:“君子所思考的问题,不会超出自己的职位。”
【解读】
这里的重点还是一切从自己出发,把自己能做好的做好,这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14.27
【原文】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
【解读】
所以就是要言行一致,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14.28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具备三项高尚品德,我无一能做到:仁德使人心无忧愁,智慧使人心无迷惑,勇敢使人心无畏惧。”子贡说:“那就是老师自己的品德啊!”
【解读】
个人的修为有三个目标,也就是做到仁没有担忧,做到知没有疑惑,做到勇没有害怕。孔子很谦虚说自己都没有做好。
14.29
【原文】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译文】
子贡常对人品头论足。孔子说:“赐啊,你自己就那么贤良吗?要我就没那么多闲工夫了!”
【解读】
批评学生,有功夫多花在批评提升自己身上,批评别人没有意义。
14.30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懂自己,只担心自己做不好。”
【解读】
同样这里还是从自身出发,不担心别人不懂自己,只担心自己做不好。
14.31
【原文】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译文】
孔子说:“不轻率预判别人的欺诈,不武断怀疑别人的诚信,却能对欺诈、背信的行为早有察觉,这也是个贤人吧!”
【解读】
这里也是个人做得好,不轻率地怀疑他人,但是如果别人真的有也能够敏感的察觉出来。
14.32
【原文】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译文】
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何这样四处奔波游说呢?难道是要逞口舌之利吗?”孔子说:“非是我敢逞口舌之利,而是我痛恨那些顽固不化的人啊。”
【解读】
不少人是做不到自我提升的,孔子就很着急。
14.33
【原文】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
孔子说:“称良马为骥,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解读】
那既然是个人修为,这里就以老马为例,它不是因为有力,而是因为老了有德行。所以个人也是要这样。
14.34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以恩德回报别人的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怎样才能回报恩德?以正直回报怨恨,以恩德回报恩德就好了。”
【解读】
这里就有点小疑问,好像和老子里是有点矛盾的,老子说是以德报怨,我也是挺认可的。
14.35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
孔子说:“没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解读】
这里几章一直在讲个人修为,而孔子自身就是做的很好,不怨天不尤人,一切从自身出发。再就是上学而下达,既往上去学心性之学,又向下利益他人。能懂孔子的真的很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