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岁前乖巧懂事,2岁以后,家长们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缠,经常因为一些小事,闹得双方不开心。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因为彼此的不理解,孩子成了家长生活中的绊脚石。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成长特点不一样,以下,我以6岁前,孩子成长中最不容易被家长理解,最容易让家长痛苦、懊恼的一些事实,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如果你家孩子正处在这个年龄阶段,一定要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儿童秩序的发展阶段:在2-4岁,表现为要求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完成的先后顺序不能改变
爸爸妈妈开车来接宝宝回家,妈妈抱着宝宝,爸爸顺手将车门打开,宝宝忽然大哭起来:“让妈妈开车门。”爸爸赶紧把车门关上,妈妈重新打开了车门,可宝宝就是不上车,在妈妈怀里哭闹:“不要妈妈现在打开车门,要妈妈刚才打开车门,我才上车。”
作为家长,你家孩子这样“折腾人”,你是不是会大发雷霆?
每天回家,你都开车从一条熟悉的街道回家,今天,你因为要去同事家拿一个东西,换了一条路线,然后孩子在车里大哭“我不去,我不去,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你给孩子解释道,拿完东西就回家,可是孩子就是不停的哭泣,不停的闹。
你是不是一脸蒙蔽,觉得孩子“不可理喻”,怎么就招惹他了,心烦得想打孩子一顿。
每天早上,你都是先给宝宝吃鸡蛋,然后给宝宝喝牛奶,今日早上鸡蛋没有了,你给宝宝准备了美味的面包还有牛奶放在餐桌上,可你怎么催促孩子,孩子就是不吃。最后饿着去上学。
你是不是很生气,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挑食”了?
如果你不知道在2—4岁是孩子的秩序发展期,你肯定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和要求,会为此“大发雷霆”并“教育”孩子一顿。在孩子的秩序发展阶段,他们认为所有的秩序每天都不能变(开车门的顺序不能变)(回家的路线不能变)(早餐食物的顺序不能变),每一件之前熟悉的事情都一定要符合之前的秩序,只有有秩序的环境,只有任何事情的先后顺序不变,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现实生活中,成人随意打破儿童的秩序会使孩子非常痛苦,而成人常常不了解这一点。
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引发他的不安。每个孩子关注的问题也有可能会不一样,每一个孩子秩序发展的时间段会稍有差别,每个孩子反应的强弱也有可能有区别。这就给家长理解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那么,在孩子秩序发展阶段,家长应该怎么处理了?第一,理解这是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只要家长处理得当,大多数孩子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就会自然渡过。第二,成人放慢生活的节奏,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的行为。尽量依照孩子的秩序要求完成每一件事情。第三,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能再修改了,那就抱着孩子,准许孩子把自己的情绪哭出去,(平静的告诉孩子不开心就哭出来,而不是生气的说不能哭),哭完后,孩子自己就会接纳已经发生的事实。
2.儿童变得执拗的阶段:继秩序发展之后,3-4岁,表现为事实都得依照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发生剧烈变化,发脾气,爱哭闹。
你给孩子买了一小盒MM豆,宝宝在打开盖子的时候,一不小心撒了一小半在地上,宝宝焦虑的哭闹,要把地上的MM豆捡起来,并且还要坚持把他吃掉。就算你安慰他“宝宝,地上的MM豆不卫生,不能吃,妈妈再给你买一盒新的”,可是宝宝根本不听你的,任然坚持要把地上的捡起来,就算你把新一盒MM豆摆在他面前了,他依然大哭。
执拗是孩子自我意识的逐渐行程所致。这一阶段的处理方法是什么了:家长只要说出孩子的感受,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情况会好许多。你可以说“宝宝,你的MM豆掉地上了,你很难过是吗?”“你想要掉了的MM豆是吗?”“妈妈知道你难受?”,“如果是你喜欢的奥特曼(或者小飞侠,孩子喜欢的动画人物),他的MM豆掉了,他会怎么办了”,孩子慢慢就会从情绪中走出来,理智面对问题。
3. 儿童变得抗拒的阶段:可能与执拗同时存在,无论你跟孩子说什么,不管喜不喜欢,同不同意,不管做还是不做,他都会说“不,我就不”。
“宝宝,该吃饭了”“不,我就不”,“宝宝,该刷牙了”“不,我就不”
出现抗拒的原因,是因为儿童一旦自我意识觉醒,就会开始用抗拒和拒绝别人的方式,有意识的练习和使用自己的意志,喜欢说“不”
解决方法就是,不要因为孩子说了“不”,就不停的劝说,说服孩子,也不要因此生气。有时候家长可以当做没有听见孩子说的,家长该干嘛就干嘛,不要带着怨气,也不要再多关注孩子,过一会儿,孩子可能自己会自觉的去做你说的事情(去刷牙,去吃饭),如果一两次孩子没有做,,你可以尝试着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去做这些事情,如(米饭说,外面好冷呀,它们想去你温暖的肚子里面安家。如,牙齿里面的细菌已经在活蹦乱跳了,我们得试着用牙刷这把抢把他们灭了)。如果最后家长尝试了各种方法也没有成功,不必太担忧,短暂的放任并不会有大问题,只要你不批评,不教训孩子,把它当做一件平常事情,过一段时间,自然会好。
4.儿童变得喜欢用语言惹人生气的阶段:多在3-5岁,孩子嘴里会无缘无故的挂着“臭老师”“坏妈妈”,或者用语言恐吓、伤害同龄孩子“你不给我玩,我就把你的玩具给藏起来”,但他不一定真做,当他发现别人听到他说的话伤心难过后会特别开心。
这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阶段,他突然发现一句话不仅能表达一个意思,而且语言还是有力量的,它像一把厉剑一样可以刺伤别人;最能表现力量的就的话语就是说一些骂人或者诅咒的话。成人对这些话反应越强烈,孩子越是喜欢说。
处理这一阶段的问题,家长对孩子的话反应不要太剧烈,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这样说别人会伤心,然后不要过度责骂孩子,多一段时间,孩子自然不再多说。
类似的事情还有孩子会故意犯错,用明知故犯的方式来试探老师和家长的态度,来验证和体验宽容的感觉,经过这些过程,他们就知道什么事错误,犯错误时什么感觉,然后他会改正这个错误。
5.儿童的完美主义:4-6岁,多在执拗阶段之后,表现为对任何事情要求完美。可表现为:端水的时候,洒出了一滴水就很痛苦。吃的苹果上不能有一丁点斑点,就不吃;吃饭的碗,不能剩一粒米饭,穿衣服一定要穿套装;饼太大了,也不能被家长掰开,掰开了就痛苦、哭闹直接把饼扔垃圾桶等。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人的天性,我们成人不会把以上事情看做不完美,但是孩子会。保护孩子的完美主义,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追求事物完美的人,它会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品质,使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路上,将许多事情做得更完好。处理方法基本同上,理解孩子,说出孩子不好的感受,想办法转移注意力。
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此文就写到这里。
文末彩蛋:我是李老师,一位帮助过数百位家长解决育儿问题,专注于育儿分享的全科医生。如果你对文章有任何疑问,或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任何困难,欢迎你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