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 神奇宁夏

        入冬以来,宁夏地区气温较去年普遍偏高。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统一安排,宁夏灌区春播工作将于2020年2月21日展开。而宁夏的春播必然少不了“引黄灌溉”,从今天起,我将为您讲述宁夏引黄灌溉的悠久历史。

        黄河自巴颜喀拉山一路向东,浩浩汤汤。滋润养育华夏先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历史。宁夏,中国最小的内陆省份,地处中国大陆几何中心。三面被沙漠围绕,只因黄河灌溉,被称为“塞上江南”。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在不足400公里的两岸聚集了全区66%的人口、80%的城镇,创造了全区85%的财富。可以说,宁夏因河而生、因河而盛。2017年宁夏引黄灌溉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遗产名录中,世界水利委员会写下了这样的评价:宁夏引黄灌溉是世界灌排史上的典范,代表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现今,引黄渠道纵横交错,密如网织,灌溉面积达780万亩,可以说2000多年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流淌的水利开发建设史。

贺兰山下果园城,塞北江南旧有名

        “食之所生,水与土也”。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和命脉。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宁夏平原作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其引黄灌溉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秦汉时期。自秦朝起,宁夏地区就开始屯垦凿渠,历经汉代的移民开发,唐代的筑堤引水,元代的建闸设堰,明代的疏浚修治,清代的奖励开垦,新中国成立后的裁弯取顺,逐步形成了覆盖宁夏平原纵横交错、密如网织的灌溉古渠系,推动了宁夏地区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发展,造就了“塞上江南”的富庶锦绣。

        无坝引水 自流灌溉宁夏引黄灌溉的最大特点是: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由于2000年沙坡头水利工程枢纽建成,结束了宁夏2200多年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所以,目前中国唯一现存的无坝引水工程是四川都江堰。宁夏无坝引水的工程原理与都江堰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利用自然地势差,引河流水灌溉。但宁夏又有所不同。我去过都江堰,从地理上看宁夏引水条件要比都江堰的岷江好。渠首开在峡谷和平原之间,就达到了永久性的控制效果,比较稳固。如今,宁夏灌区的古渠首和工程遗迹都淹没在黄河水之下。但在灌区的主要渠道上,依旧有无坝引水的影子。位于中卫的羚羊兽渠依旧沿用千年的无坝引水技术,至今流淌不息。

        青铜峡是卫宁灌区与青铜峡灌区的分界线,此名古已有之。据《弘治宁夏新志》记载;“青铜峡,疑即今之峡口也,《水经》曰上河峡”。自古,这里便留下了大禹劈山为峡、引水安民的传说。在青铜峡两岸的山壁间留下了很多禹迹,吸引了很多历史学者的考察与研究。青铜峡是宁夏河西灌区的总渠首,也是银川平原九大干渠之首,堪称“塞上江南”的发源地。这里担负着河西百万亩土地的灌溉和湖泊补给任务。素有“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的美誉。

      1958年8月26日,青铜峡水利工程枢纽开工建设,到1995年工程全部竣工。青铜峡水电站将更多的黄河水输送到更远的地方,这一条条纵横在大地上的水渠,输送的是河水,流淌的是希望,承载的是梦想。黄河还在流淌,奇迹还将书写。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探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 来到西夏古都宁夏银川,这里炎热的夏天与海南的气候没有什么异议。不同的是海南的天气令我大汗淋漓...
    开贤阅读 648评论 1 1
  • 黄河第三章:河之套,农耕与游牧的决战之地 宁夏 自兰州,黄河穿山越岭一路向东向北,在宁夏中西部的中卫市插入宁夏境内...
    轻松态真性情阅读 1,697评论 0 0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频繁地陷入这个梦境: 我们奔跑在清晨的薄雾中,你青春年少,我豆蔻年华,我们肩并着肩手拉着手,...
    孟苏阅读 331评论 0 2
  • 忙里偷闲,在一个宁静的夜里,我打开电脑,对过去进行回顾。 一直以为,送自己最好的礼物就是对过去的不迷茫和未来的坚定...
    长乐未央115阅读 852评论 1 4
  • 曾经,一次默写错三十几个,考试卷子做不完,家庭作业要到十一点,这些都让我非常痛苦。我跟孩子说,也对自己说,学不好是...
    在云端1004阅读 2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