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次默写错三十几个,考试卷子做不完,家庭作业要到十一点,这些都让我非常痛苦。我跟孩子说,也对自己说,学不好是努力不够,只要我们多做、多练、多默、多花时间,一定会进步的。但事实与期望南辕北辙。
直到我明白,长久以来我一直无法接受小宝的现状,认为他“不够好”,总想把他改变成“好的”,急于让他改变的心让我变得执念、焦躁甚至失去理智,也让小宝感觉到“妈妈觉得不够好,我就是不够好”,自信一点点流失。
而我现在有点明白,接纳孩子就是要接纳在目前的速度、心智成熟度、学习能力这些条件下,他已经努力了,已经做得很好了。接纳不是抗争无力之后的无奈之举,而是发自内心的包容和肯定。之前抗拒接受小宝的现状,其实是抗拒一旦接受意味着“我的教育是失败的”这样的想法。
另一方面,看清在我长期的权威式管教之下,他的一部分能力和个性已经受到了破坏和压制。这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短期能修复和重建的,我要接受将有长长的一段路要走,急不来。
接纳孩子的现状,不急于看到他的改变,像聚光灯一样把视线和精力聚焦在当下的每一件小事上,尽力做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