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到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以及摩尔定律所表达的互联网发展周期的变化之快。事实上,每年在互联网上个产生的数据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摩尔定律的速度。据IDC发布《数据时代2025》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将从2018年的33ZB增长到175ZB,相当于每天产生491EB的数据。那么175ZB的数据到底有多大呢?1ZB相当于1.1万亿GB。如果把175ZB全部存在DVD光盘中,那么DVD叠加起来的高度将是地球和月球距离的23倍(月地最近距离约39.3万公里),或者绕地球222圈(一圈约为四万公里)。目前美国的平均网速为25Mb/秒,一个人要下载完这175ZB的数据,需要18亿年。可想而知,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巨变?
面对如此诱人的机会,又有谁能够有机会有能力把握得住呢?未来尚不可知,但前人走过的路尤可借鉴。回顾过去十年二十年,发展最快的要数互联网企业,那么这些优秀的互联网企业都经历过怎样的发展周期呢?有一个在互联网行业很火的词或许可以可以给我们一些参考,那就是三级火箭模型。
所谓三级火箭模型,就是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周期大概分为三个阶段,就好比如火箭的三级一样,一级一级地逐层往上爬升,直至成为行业巨头。
第一级,开发一个高频的APP应用软件,通常通过免费试用来吸引大量的用户,形成一个巨大的流量池。
第二级,围绕第一级形成的流量池里的用户打造一个内容场景或者商业场景。
第三级,通过第一级的引流,第二级的蓄水,到第三级就可以开始投放高利润的产品来收割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