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使用手册》之005

古代中医发现每一条脏的经络都与另一条腑的经络紧密相连。比如说,肺的经络和大肠的经络分别在手臂的内在两侧,它们的距离可能只有几毫米。而且,这两条经络上的各种物理特性,比如温度、导电性、体液流动等密切相连,互相影响。

古代中医把这样的两个器官视为相同的系统,称为互为表里。心和小肠、肝和胆、脾合胃、肾合膀胱也是这样的表里关系。

而且古代中医还发现所有脏的经络都在手臂和腿部的内侧,以及身体的前侧。腑的经络正好相反,都在外侧和背面。当人体面临危险时,会本能地曲起身躯来保护人体的五脏。

如果人体真是造物主所设计,我们不能不说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合理而高明的。

古代中医还发现人体的另外四条主要经络:第一条在手臂内侧中心线,称为心包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血液运行状态;第二条在手臂外侧中心线,称为三焦经,反映胸腔和腹腔的问题,体现气的运行状态;第三条在躯干正面中心线,称为任脉,第四条在人体背面中心线,称为督脉,任督二脉与身体所有器官都有关联。

而且,心包和三焦则是另外一组互为表里的经络。

只是目前还不太清楚,在古代中医的人体系统中为什么很少提到“脑”这个器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