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分答上听了三公子谈资产配置的小讲,我从中获得了一些人生感悟,与你分享。
01
别幻想着只做一件事就能成功
分享一开始,三公子说到,很多人在她之前的小讲下留言,问如何才能买到一款年收益率10%—15%的理财产品。
公子的回答很简单:配置资产,做投资组合,最终达到10%,甚至15%。
如果你真的只想买一款产品达到这个收益,并且是长期收益,那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成功的风险很大,失败的几率也很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 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专注力;
- 你必须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 成功需要10,000小时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我并不是批评这些话不对,但如果只信它,你就真的输了。
我有一个朋友,暗恋身边的一个女生。但由于自己的性格偏执,脾气暴躁,非但得不到女生的欢喜,还常常遭到嫌弃。
有一次他问我:你说,我怎么才能让她喜欢我呢,而且是男女朋友的那种喜欢。
我说:很难。
他不理解我的话。想了一会儿,他说:我要改变,改变自己的性格,这样她就会喜欢我了。
我说:那很好啊,让自己变得更好,不过,这样真的就可以让她喜欢你么?
这次他更加不理解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认为确定的努力就会得到确定的结果,彷佛这个世界是一个线性函数,只要X是确定的,Y就是唯一确定的。但现实世界的规律是:我们所得到的的结果是许多条件的复杂组合。依靠单一的付出,可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这种可能性真的太小了。
如果可以明白这个道理,我这位朋友就会发现,改变自己的性格让女生喜欢自己的因素之一。要与女生成为男女朋友,其中包含的因素很多。我想至少有这些吧。
- 女生是否有稳定的恋爱关系
- 女生喜欢的性格类型
- 激发女生动心的意外事件
- ……
因此,要达到目标,你必须在多维度努力。就像投资的回报率是由你的投资组合方式决定的一样,你在任何事情上得到的回报取决于你在相关的多少个维度上同时辅助了。
02
没有人能够告诉你答案
学心理咨询的时候,老师们反复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最了解来访者的是他自己。我们只能帮助来访者看到不同的可能性,以及各种可能性可能带来的结果,帮助来访者提前做好应对结果的准备。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也没有办法为来访者做决定。
我想从资产配置课得到各种资产的最佳分配比例,可公子没有给我答案。
她会说:
资产分为债权资产、股权资产和异类资产。
理想化的配比方式是1:1:1,但这绝不是让大部分人满意的方式。
有学者认为比例应该是3:5:2,但这依旧是不能让大部分满意的方式。
你可以想象一下——
你是一个年薪十万到几十万的上班族,
你住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
你拥有一套自己的住宅,可能是全款,也可能是按揭。
房产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三类异类资产,理想的比例应该在20%以内。按照一套住房500万来计算,如果这套房产占总资产的20%,那么你的总资产是2500万。按照年薪50万计算,相当于不吃不喝活上50年的收入总和。
事实上,据统计,中国大部分家庭的房产占家庭总资产的70%以上。在资产配置理论中,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但它就是事实。
我们无法用别人的理论或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哪怕是正确的理论或经验也不行。
每个人的问题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解决问题的人,只有你自己。别人的所有都只是你的参考。
03
没有体验的“我以为”都是杀流氓
如果你至少有过一次投资经验,对《风险偏好测试》就不会太陌生。这是一堆测试你风险承受能力的选择题。投资者按照测验结果被划分为保守型、稳健型、成长型、激进型等不同的风险偏好类型。
我本来还以为投资机构提醒我们很良心,花了自己的钱之后才明白。这都是扯淡。
你是什么风险偏好类型,用自己的钱去亏了才知道。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
我听到的会忘掉,
看到的会记住,
做过的才会真正明白。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我以为”。
- 我以为我是一个目光长远的人。
- 我以为我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 我以为我是一个感情执着的人。
但是——
- 当你的股票由于暂时的业绩而亏损10%的时候,你忘记了要等待长期回报,下定决心,拿回本金。
- 当你看到大街上老太太摔倒了需要帮助时候,你恨不得绕一个三公里远的圈子走,你都想不起可以打个120电话。
- 当你暗恋一个人好久,终于鼓起勇气表白却被残忍拒绝的时候,你都没有想过再试一试,你大概又开始下一段暗恋了吧。
我们所谓的“我以为”,其实都是我们的自恋。自恋并非完全不好,但往往不够真实。
体验,尤其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体验,会帮助你打破那些不真实的自恋,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
更多关于幸福的故事请关注公众号
麦大大聊幸福微信号:maidada2017()”
在这里,我是一个死磕幸福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