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而不华,平凡也能见真知。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普通得像一块玻璃,却能折射出七彩光芒。
思维转变是不是很难?不难,只要你愿意。
今天我去参加了拆书帮喜乐分舵的线下活动,认识了一个92年的妹妹橙子。而这个妹子在回家的路上,给我这个职场老油条上了一课。
橙子是一个社区工作者,个子不高,带了副眼睛,乍一看是一个乖乖女的形象。我很好奇,因为加入拆书帮特别费劲,要参加21天的线上拆书训练,期间每天还要写1000多字的文章,她怎么就坚持下来呢?还要坚持线下来拆书呢?
她的答案特别实在:因为有用。她在线上的训练里学到了黄金圈法则,他知道怎么去表达了。今天有会员问她什么是晨间日记,她就用这个黄金原则从里到外去解释了晨间日记这个概念。解释得既简单又清晰。如果碰到以前,自己不太有逻辑,不知道会解释到什么地方去。我觉得这个妹子太聪明了,在线上的学习过程中,她可以把如此经典的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调整自己表达的思路,不得不佩服她学习能力以及思维的快速转变。
这不就是思维转变吗?别看思维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看似是一个非常玄乎的东西。要把这么个无形的东西,甚至是用了几十年的东西转变过来,其实不难。橙子那么年轻的一个妹子,可以在1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把学到的黄金原则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得反复练习,逐渐就变成了自己的思维。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思维转变的过程已经解密了。理解它+反复练习就是方法。真的不难吧。
P.S. 橙子毕业没几年就主动参加拆书帮这样的学习型社会活动,不得不佩服她的前瞻性。这个乖乖女特别有自己的想法。个子虽小,潜力很大哦。
黄金圈法则介绍
from Simon Sinek,国际知名广告专业人;Sinek Partners营销顾问公司创办人
人们的思维分为三个层次:"what"、“how"、"why",每个人都懂得"what",部分人懂得"how,只有少数人懂得"why"。大部分人是以"what"->"how"->"why"的层次思考的。
但真正成功地给人启发与激励的思考方式刚好相反。是"why"->"how"->"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