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不少老铁留言,想听听这轮棚改,还会不会象08年和16年那样,房价翻着个的涨?因为08年和16年的房价大涨,可就是因为棚户区改造和房票带动起来的,
我的看法是,这次和08年,16年肯定是不一样的,
首先,咱们先看看国家为啥要干这事件,7月24号的政至局定调会有两句话大家要画重点:第一句:会议强调,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 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注意,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很久没见到这样的表述了。第二句
会议首先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这句的关键是内需不足,企业困难
这两句直接表明这次了房地产政策变化的基本动因。就是为了盘活经济,增加就业,保障民生,毕竟16-24岁年轻人的就业率上半年已经创了新低,必须要拉起来。从动机和调子上,它侧重的是调整,与08年那种破釜沉舟就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次,在具体的应用手段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09年叫货币化棚改,货币化主要是要解决央行货币空转的问题,所以后来它创立了一个专项基金叫PSL,运行机制是通过PSL由央行把钱发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给到地方财政,地方财政再用这笔钱,作拆迁平整,有的是作货币化补偿,把你的房子你的地拿过来,我给你钱,或者直接给你房票,你加点钱就能换个更好的,就是把整个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拿钱给铺平了。当然老百姓最后只能还得买房,因为那时候确实就房产能保值,但房地产量在价先,你成交量只要上去了,价格肯定就会跟着涨。同时你买了房子,你得配家具,装修建材,五金厨卫洁具这些吧?房地产的杠杆效用就出来了,所以那段时间,也是中国制造最景气的时间。连股市都给撑起来了。经济增速也保持8-10%以上了,不过最后一统计,PSL大概一共发放了100万亿左右的货币,占已建商品房的25%左右,那一轮的特点是货币均沾,几乎全在所有的城市都拿到了红利。不过问题是在09年到16年的两个周期,房价涨了好几倍。
而这一次呢,叫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房改,或者叫城中村改造,何总理电话会议把35个城市划入圈里,象京津沪宁杭广深等等,都是国内超特大城市,一方面这些都是国内经济大市,也是增加就业的重镇,第二,只有这些城市现在还有钱去搞棚改。因为这一次不再是由PSL发钱,而是由各地财政,及社会资本来搞。象北京,就明确了,本次以房产置换为主,货币化只是辅助。
同时文件还要求了,棚改和改造的范围都不能大,不允许你大规模拆除,你拆除的面积,不能超过你城市现有房产总面积的20%。
为什么要有这个限制?就是要告诉参与者,这次不是为了把楼市炒上去,而是由楼市切入,把经济和就业带起来。因为你还不知道未来的经济环境会不会更差,所以要为以后留点救命 粮,毕竟,寻找和建立房地产的替代品是需要时间的,你只有活着,才着挺到那一天。所以这一次如果过热,很有可能就会象2017年的317新政一样,高层直接出手阻断。
从城市的角度来看,本次房改,对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它的真正的意义是把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入楼市这件事从法理上解决了。为未来超级城市圈的发展建设铺平了道路,同时,拉动了就业。房价变动恐怕不会特别大。因为这几个城市是压舱石,是国内房价的天花板,他们稳了,楼市就掀不起大风浪。当然,其他的31个城市并不都是这么乐观,我查了一下入圈各市的GDP,财政盈余,综合负债以及城投债,发现有些城市确实有动机通过这次房改填坑,因为坑太大了,而且以后未必再有这样的机会。所以这样的8个城市,我觉得,是需要大家警惕和审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