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在学习华德福教育。这周读完了两本书《童年的王国》和《什么是人智学》
《童年的王国》一书,是鲁道夫�斯坦纳在1924年的演讲合集。斯坦纳是奥地利的社会改个价、艺术家、教育家。开创了名为“人类智慧学”(人智学)的精神科学,也是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
斯坦纳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就喜爱读书,尤其喜爱哲学。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1919年创办了第一所华德福学校。
这本演讲集是斯坦纳为即将在英国开办华德福学校的老师所做的演讲。主要阐述华德福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斯坦纳看来,一种好的教育应该关注儿童身、心、灵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内在潜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情调艺术性的教育,旨在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幸福的人。
《什么是人智学》作者海因茨�齐默曼。德国人。他在华德福学校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除了从事人智学教师培训外,还在国内外提供大量人智学的讲座和课程。
本书的序言中写到:“在阅读并翻译这本由德国资深的人智学学者海因茨�齐默曼所写的《什么是人智学》一书之后,我对于人智学的兴趣更是有增无减。我开始感觉到,人智学对我一直以来所关心的,有关人的精神成长、人有没有自由一直以及人最终的身心安顿知道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一条较之宗教信仰更合乎理性思维习惯,因而也可能更适合深受科学主义影响的人们的求索路径,同时其对于这些问题的基本解说也很有说服力。”
斯坦纳一直都强调,人智学首先是一条认知之路,而不是一套固定和封闭的知识体系或者教义。
华德福教育把人的发展分为7年一个阶段,并且认为人有身、心及灵(body 、soul、spirit)三个组成部分。恰巧也是以7年为一个阶段。先消化和记录的是0-21岁发展body的这个阶段。
0~7岁:
主要用来发展物质身体。
7岁时情感体开始入驻,生命体和身体比较好的结合在一起,包裹着物质身体,如心理学上的气场。
在这段时期,身体发育的重点集中神经系统、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所在集中的脑部。因此小孩到了三岁左右,「站立、说话、思考」等行为,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了。
这个时期是「吸收」能力最强的时期,犹如全身都是感觉器官,毫无防备地接受所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刺激。因此,父母需要提供孩子温暖的「防护罩式」守护,也应该为孩子准备平稳而刺激较少的环境。
因为孩子学习周围的人事物,同时培养自己要做些什么意志,所以父母可以透过做家务,让孩子开心而自然地模仿大人平时的行为。
让孩子感受到「世界是善良的」、「我被这个世界所接受」非常重要,这会决定孩子的一生伦理意识。
另外,这个时期的所有生命力都灌注到身体的发育上了,因此,如果在此时进行智性教育,将会妨碍生命力的运作,会造成身体的发育无法健全。
身体发育的第一个阶段在乳齿换成恒齿之后宣布结束。
7~14岁:
开始发展感受身体、情感体,让情感世界丰富充实。妈妈用情感滋养,休息时间、学习做事目标,帮孩子建立节奏。这个阶段大人用情感和意识和孩子工作,大人思想指导。
以胸部的肺与心脏为主的呼吸循环器官,在这段时期发育成熟。生活的节奏、癖好或习惯也是在这个时期养成。这时候的孩子因为具备了记住事物的能力,所以在学校老师及充满爱心的大人的引导下展开学习。
透过艺术及宗教等活动的体验,孕育出孩子的情感,让他感受到“世界是美好的”,从而让美与协调成为感觉的基础。
孩子在世界和周遭的人之间,产生接受与给予的相互关系,从这样的体验进而建构起各种人际关系。
内心世界在九岁前后就会变得很丰富,也会强烈意识到周围的世界和「我」之间的不同,所以有时候会出现孤独感。
14~21岁:
逆反心理,孩子开始有思想,开始独立思考问题,思考生命、生活,怎样全面有力,有意识化思考开始呈现。崇拜偶像,明星,大英雄,大人需要观察原因,找到共同话题和其交流,通过意识状态和孩子工作。
在这个时期,以四肢和腹部为中心的肌肉、消化代谢器官逐渐发育,生殖器官也在发展成熟。这时期的人能够客观地观察世界,思考也具有逻辑性。
此时已经开始理解人类的理想样貌,会发现那与自己的性冲动或欲望相冲突,而且一边对于“我是谁?从哪里来?”产生根本性的质疑,一边要面对现实世界。而这时也会对迈向独立的人生感到不安,欲又强烈渴求着自由,导致思想绪出现冲突,彷徨于“被设定的人生”与“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之间。
在这个时期能够感受到「世界的真实面」,并且建立起追求真理的感觉以及健康的批判精神,迈向成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