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要说有一部剧惊艳了时光的话,那只能是《仙剑奇侠转》了。一个暑假过去,班上所有人都在讨论逍遥哥哥和灵儿,女生们为逍遥迷倒,男生们思念灵儿或者月如。一首《逍遥叹》唱尽无奈,《六月的雨》缠绵不绝,那时大家不晓得,在后面的好多年,我们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的仙侠剧。
引用网络评论,电视剧版《仙剑奇侠转1》为什么是经典呢?仙1除了围绕三个主角的爱情故事外,对于其他感情表现也很明显深刻,几个人组团打boss,有苦有泪有欢乐有忧愁。相比之下《花千骨》,女的都爱尊上,男的都爱小骨,整部剧就是爱上尊上的女配和小骨撕逼的故事。
我深以为然啊,看仙1时,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大石鼓、拜月教主、酒剑仙、南蛮妈妈、阿奴、唐钰小宝……在年轻人们升级打怪的路上,可以看到他们的成长,逍遥哥哥从余杭街上的扛把子成长为侠客、灵儿从不问世事单纯美好到后面为承担女娲后人的使命付出生命、刁蛮任性林月如变得克制隐忍,就连只会读书的表哥,都去拜月麾下做了卧底。放在十年前,剧情音乐和特效,都是无敌。
有个玩游戏的朋友跟我说,好玩的游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主角,每个人都可以真正成长和进步,这种游戏最好玩。剧情也是一样,我对花千骨不感冒的原因之一,也是小骨跟开挂一样,成长?没有的。爱恨情仇的内容看多了,我想看友情,只能重新去看仙剑了。
正好最近在看艾丽斯马蒂森的《写作课》,作者为每一个渴望写出好故事的人都上了一堂生动的写作课,所有建议都来自对真实作品的深入剖析。我也想尝试用书中的内容来找出仙剑经典的佐证,好故事永远比好面庞有用,来圆一个热爱逍遥哥哥的美梦。
1、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比蜘蛛网更结实,那就是作家的想象力,因为在想象世界中,你可以凭空失重。
我不是仙剑游戏玩家,但被电视剧情节迷的五迷三道。剑客、女娲、邪教、南诏国、妖怪……永远都想不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在我心里自然是开出了一朵花,想象力万岁!对于写作来说,虚构是最伟大的能力,蔡骏爷曾说自己是灵感的宠儿。但如果没有想象力呢?艾丽斯在书中提到说,找不到灵感也没有关系,写作的重点在于从现实世界中搜寻那些产生客观影响的事件,而不是那些仅仅改变了主观感受的事件,再通过任意性练习活跃思维,种种方法均可对想象力的培养产生化学作用。
此外,如何在虚构和现实中平衡对情节来说也很重要,仙剑1中人类存在于现实中,仙侠妖在虚构中,正是巧妙地平衡了现实与虚构的关系,这部剧才会显得合理。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麦克斯韦尔的技能,当作品需要事实来支撑合理性时,就呈现真人真事。当事实无法支撑故事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时,就用虚构来补充,进入想象的世界。
2、作家需要具备“虐待才智”。人物不断犯险、饱经沧桑,故事才好看。
仙剑1的好看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这部剧最大的看点在于它的悲剧性。逍遥哥哥一行人怀着各自的梦想许下十年之约,可是最终只剩下逍遥一个人孤独终老。当主角们向着烟花美景许下美好的愿望和约定十年再相见时,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这部剧将以团圆为终点,但是,这份美好将被猝不及防地打破,而且是一点都不剩地被打破。
很多电视都是悲剧,但为什么仙剑1会被记住,且没有被吐槽呢?因为这部剧中的众多悲剧,没有一个是为了悲剧而悲剧。剧中的悲剧,都是在回应大boss拜月教主的质疑下发生的,即对爱情、友情、亲情的质疑,对所有关于爱的质疑。
艾丽斯说,问题层出不穷,故事才好看。可以说这一点仙剑符合的很彻底。
3、当原来的局面因故发生变化,接下来要么回归原点,要么深化变局。
余杭小镇青年李逍遥因为误入桃花岛改变一生,他与灵儿,从美满的开展到误会的阻碍,再到二人为了彼此心意已决的放弃,历经各种磨难终于在一起。但最后二人阴阳两隔,灵儿完成拯救苍生的使命,逍遥却终生不得逍遥。
唐钰小宝与阿奴,尽管唐钰表达出足够的爱,但是阿奴不懂。第一次无底洞、第二次陷入地下、第三次血乌鸦,在拜月一次又一次的质疑紧逼中,唐钰一次又一次牺牲,阿奴菜察觉到爱的存在,告别了天真无知得到成长。比起之前嫁给唐钰的诺言,经历痛苦长大后的阿奴的爱才是完全发自内心的。
无疑,写作是为了深化变局而非回归原点,如何将局面一层又一层地深化,最后达到完全蜕变的效果,仙剑一处理得当。在观众一次又一次的揪心中,主角们经历痛苦得到成长,但不是做作,剧情打磨掉人物原来的不足,呈现出内在的美好和纯粹,也实现了故事本身的使命——被观看被理解从而产生无力感。
造成故事格局深化的各个事件,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事件的存在,它才是引导故事向结局方向发展的主动力。仙剑一的核心事件就是宿命,宿命的悲剧,美好事物必然走向会面的无力感在灵儿之死那一幕被体现地淋淋尽致。一个好故事将我们带入其中,以主角之眼看世界、问人生,最后在灵儿之死中爆发出悲剧的宿命。
以上是我觉得在写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当然还有一个重点,一气呵成只是偶然,不断修改才是常态。希望所有的写作者都耐心对待故事,一个好故事值得被长久打磨。在越来越多人愿意表达的年代,唯有故事才可以让你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