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农历七月初六的下午,牛郎织女相会前的日子,我出生在了一个北方农村家庭。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的生活是没有烦恼的,没有贫穷富有的概念,没有重男轻女的概念,活的无忧无虑。大点开始懂事了,就开始有了自卑感。因为家里什么都没有,小时候要看电视,都得巴巴的赖在邻居家,伴随着我的童年的小龙人,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萧十三郎等等都是在邻居家断断续续看的。学费,我永远是班内最后交的,那是爸爸去亲戚家借来的,每学期都要借,然后来年卖了猪或者粮食后再还,年年如此。
小时候我的学习很好,一直是班内拔尖的孩子,所以最常听到的是邻居对爸爸学习笨的笑话,邻居想不通,像我爸那么笨的人,妈妈又大字不识一个,怎么会有学习那么好的娃。那时候的我还不太懂事,也不觉得有啥,现在想想要是现在说我,我会很难受的吧。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是去舅爷爷家接奶奶回家,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最喜欢也有赶集的日子去集市上堵舅爷爷,然后拉着他自行车的后座,等着他给买好吃的。那时候的我,真的很贪吃,因为家里真的一贫如洗,啥都没有,一年都吃不到几两肉。严格来讲,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有肉吃,但是因为太穷,过年妈妈只会买个两三斤肉来招待客人,很紧巴巴的,所以每次客人来了吃完饭,盘内的肉如果还很多的话,我妈总会把它们挑出来,洗洗,等着下次来客人炒菜用,就这样,原本吃不到的肉肉就变得更少,我馋,真的很馋,就经常趁我妈没留意的时候偷吃几块肉肉解馋,就这喜欢大口肉肉的感觉,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哪怕早已不缺吃肉的钱,但满口的肉肉,带给我的是无比的满足感。真的应了那句话,现在的执着,只是因为当初的缺失。
不长不短的小学初中生活,都在我生活的自卑和学习的骄傲中快速的过去了,在跟小伙伴们拉帮结派的打打闹闹中消逝了。在这几年里,所幸遇到的老师都很善良,至少对我都很好,没有因为我穷,是最后交学费的那个而对我区别对待。
升学考入了我们县城最好的高中一中,那时的我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村只有一两个人(另一个我记不清是一起升入的同一个高中,还是复读时成了同学了)最后升入了这个高中,全村的希望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终于适应了高中生活。郁闷的是自己不争气,偏科,不是不擅长带来的偏科,完全是因为看不上老师,非要对着干带来的偏科,现在想起,真想掐死那时的自己,可是,如果回到那个年龄,也许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跟老师对着干。高二结束文理分班,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申请了调班,就这样我就调到了另一个班级去了,没有了跟老师对着干的事儿了,可是更大的问题来了,情窦初开,依恋上了自己的同桌,那时应该算是暗恋吧,总能为他的一举一动牵扯着神经,结果可想而知,高考一塌糊涂,记得当初就考了550+的分,连个二本都不够,而同桌的他考去了东北的一所大学,后来转了军校入伍,我与他越来越远,不止距离,还有心,他传递给我的信息,让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不是一路人,三观不同,无所谓好人坏人,只是理念不一致而已,虽然从暗恋到最后明暧昧,最后也是无疾而终。这段感情的失败,也让我最终大学毕业远去了深圳。
说到高考失败,难过了很久,可以说是灰溜溜的回到了家,在家痛苦了一整个暑假,连家门都不愿意出,最终选择了复读,因为极度的不甘心,接受不了比自己差很多的都升入了理想的大学,而我连二本都不够。复读的路整体班级里是压抑的,但是也没太大压力,因为我坚信自己是有能力考好的,只是自己当初发挥失常而已,所以我一直觉得我的复读路虽然不光彩,但也足够舒心。最难过的是查询答案的时候,记得考试完后跟同学一起去网吧查答案,然后同学们各种对,而我,除了错了就是不记得了,之后我又难过好久,以为又与大学无缘。
后面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竟然考得还不错,比一起查答案的同学好很多,但是比起我暗恋对象城市的哈工大还差好多,无奈之下正好亲戚推荐,我报了西安的一所211,远走他乡的求学路就开始了。
甜蜜时刻:
从小学到高中,也是存在着不少的甜蜜时刻,但这所有的甜蜜,都是被吃的给撑起来的,谁让我是个馋嘴吃货呢。
小学的时候,记得最深的就是老师给我们烤刺猬吃,烤好的刺猬的肉都是瘦肉紧实的很。
初中时候,除了一个切咸菜做拌菜的绝活外,其他都没有啥印象了。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啥菜吃,吃了最多的菜就是咸菜,奶奶咬不动,我每次都切成细碎的小咸菜丁,用香油酱油醋的拌拌,就是一道美食。那时的我并不觉得日子有多苦,现在想想当初真的艰难,作为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根本没有啥合适的营养,只能咸菜玉米糊糊馒头的过日子。作为老人,本该享受晚年生活的日子,却只能咸菜馒头的过日子。这应该算是一件很悲催的事儿了吧?可是当初,留给我的就是开心加开心。
高中后,结识了来自各个城镇村落的同学,生活自然也丰富了起来。高一的时候,有个同学舅舅家做蜜枣的,她给我们带蜜枣来吃,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了蜜枣这东西,也是第一次尝到甜的发腻的枣子,满心欢喜。再后来,文理分班后,跟暗恋的男孩子同桌,有啥好吃的两个人都要分分,哪怕一块糖,俩人也是各分一半吃,那时的心里比糖更甜。也就在那几年,我跟两个女同学都是第一次吃到了柿子这个水果,当初陆给我们带了几个柿子,我们三个女孩子都没有见过,不知道咋吃,就把软的全扔了,一边扔一边叨叨着陆真过份,坏了的东西还送我们吃,与此同时,我们对着硬的柿子啃了下去,顿时那股生涩感席卷了整个嘴巴,无论喝了多少水都压不住这个干干涩涩的感觉。后来我们仨去找陆的时候,都被他笑死了。复读时,大家都在一个宿舍,老四班的同学跟我们在一个宿舍,然后我就过上了跟她混吃混喝的日子,她妈妈每周都会给她送好吃的过去,而我,一个学期能有个一两次给我送点好吃的就已经顶天了,跟我同学对比起来,我就像捡来的似的。同学妈妈送来的吃的,她每次都要喊我一起吃,我就是那个贪吃鬼,吃得毫不客气。从她那,我感受到了她爸妈对她深深的爱,那是我羡慕不来的,但我依然很开心,因为我也有好吃的,没心没肺的为个嘴巴开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