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要点:
1、序位,案主为大,以左为大(以观众看到的左),位置决定能量场。(学校同理,生为大,师为辅。)
2、是陪伴不是扛事情。开始前,陪伴师低头对着对方跟自己的心说,“你是大的。”
3、最后要总结。(参考家利的个案总结)
4、所有的疗愈不是疗愈事情,而是疗愈(和解)那件事对你造成的情绪创伤,释放情绪。
5、困惑:1、深入不下去时,怎么办?是因为你不曾去过你不曾去过的地方。这时候,深呼吸,拉回此刻心堵的感觉,跟对方说,“我现在烦躁,是你的感觉还是我的感觉,想跟你确认一下。”连接、感受不到的地方,引观对方看自己的感受,经由这个地方经由此事发生。如曾总,做婵修,嫌热,开空调和开窗。黄老师:核对感受(身体热还是心躁?哪里发出的?说不上,是不是心口有一个小火苗,对吗?能不能去看着它?)2、遇到低能量,不互动,心如止水怎么办?那就要靠功底了。大自然时一片叶子掉地上,心静时也能听见对方的发声。更何况灵魂和心。多修行。听潘潘老师听植物的能量场分享。(瞬息万变)
6、心理学上:情绪不是拉出来就好,而是展望愿见能力,指引前行。核心信念抓得紧时,忽略爱。核心信念和所有关系最后都推到2个点上去,一个是性格模式,另一个是童年的创伤经历。
7、例子,比如强哥,只有理性。但,观点需要情绪带动(不是走脑而是走心)。他说,“所有的释放都是你自己吸引过来的。(道理层面)”,就如强哥对婚前老婆直接说,“跟我结婚,生娃,照顾家里,洗底裤.....”会怎么样?为什么会被抽?因为没有爱作为前提,没有情绪,情绪需要流动出来。
8、如何流动情绪:1、剧场再现,听听内在发声,击中情绪,案主重新回到场景。(低级)2、有极细的带动力,不需剧场(一次见底,需要长时间修练。)
作业:
1.作为案主的收益:
A、主动打开自己,全然关注当下的自我,用心去感受,很容易进入状态。我太关注到自己的内在,只听到一个声音“还不如去死了算了。”好熟悉,好愤怒,好紧张,好崩溃.....一个点足够激发那份情绪冒出来。其它配合者在干嘛已然不重要。
B、和解时,走心,不是讲理,给出案主的需求。比如潘潘老师最棒的地方是接纳认可,用眼神交流,给出我想要的需求。那一刻读懂妈妈爱的另一种表达,原来爱是存在的,只是没感受到,原来陌生的母女情很快链接起来。(或者有时候只需得到父母的一句道歉足矣)。
2、今天自我疗愈的效果有潘潘老师的及时参与,效果很好。
3、作为聆听陪伴师的感受:
自己的功底不够,需要多进行打坐、冥想等内修。
卡点:本人链接走心部份不够好,性格模式在事情层面容易引导出解决方案,不是案主的主动探索。过于着急,要尽量慢下来给对方思考,少问精问。自己不太肯定时,要及时跟案主对答案。时刻保持1份觉知,2个注意(情绪与理性)。最后要及时总结。
黄杏谊个案(自已与自己的关系)
师:听起来不接纳自己,对吗?(对)
师:最不接纳什么?
生:害怕无能,做不好自己,挣不到钱,开支大,返回去原来苦生活,怎么办?
师:是生存问题吗?(确认)
生:倒回去没面子,不接纳。
师:以前生活怎么啦?(调出原来的记忆)
生:很苦。
师:怎么苦?
生:小时候,10岁时看自行车,卖菜.....(情绪很激动,掉进情绪里了。)
师:(拉回)你静下来先去感受心,好像有一股声音“好累。”闭眼说,“好累,跟心说。”
师:你需要不断做事情,做事情,去扛,去做,忽略它了。
师:你害怕你垮了,生活怎么办?
解决方案:
留时间给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到最后都只能有一种声音。“我爱你!”
自我疗愈部份:刚开始没那么快进入情绪,后来被场域感染,想到了很多触动点。
嫁给老公;帮助家里所有人的大小事;不堪回首的三年;给老公的都是命令,没有爱;关注点全部转移到儿子身上;拼命努力工作;寻求剌激与娱乐.....
接下来怎么做?只关注自己,想关爱自己的心在一起,好好去疼委屈多年的心。想活出自我,做最真实的自己。
感谢老公和孩子,在我最无助时走进我的生命来承载我的需要和安全感。感谢多年来接纳我的“无礼行为”,我想做好自己,好好跟他们一起过好美好的每一天。(写完这些时,变成了一种讨好,属于自卑吗?)找家利确认时,她无法给我答案,让我问我的心,我用心感受不是讨好,而是想出真爱。所以我现在做好了准备:放心地活好自己,做好老婆和妈妈角色了。
家利的聆听个案周玉婷:
家:此刻的心情如何?(开心、感动)
家:对于3个主题,你选择一个吧。(关系)
家:描述一下(离婚)
主:二宝在老家,爸在惠州,大宝跟我一起住,以前离婚不离家,现在是家也离了。
师:你渴望什么?
主:心理希望有家,在一起。
家:有一个声音,是分还是离?
主:最近才这样,以前很讨厌对方,害怕。
家:害怕什么?
主:暴力。但有一种力量想把一家人拉一起,不知道为什么?希望4人一起,又害怕一起重演从前暴力。
师:心里一个期待,一个恐惧?恐惧什么?(害怕受伤,身体和心灵受伤。)
(半天都不语)
主:有一种力量呈现出更多的是责任,出于爱?是嘴硬?还是面子?不确定。
师:内心最深的渴望是什么?渴望怎么样的一段亲密关系?
主:支持、肯定、认可。
师:就圆满了吗?(对)
师:你获得过这种体验吗?(没)
师:真的吗?
生:我很任性,想干嘛就干嘛,自私。成长时想早恋就早恋,想退学就大学退学,想结婚就结婚(父母反对没用),想离就离。
师:内心有一个不肯定自己的成份?(任性行为)
主:我现在很惨,好像是我要的,自己创造出来的。
师:说出来是什么感受?清晰一些了吗?
师:在探索成面结束了。(解决问题层就要探索小时候的创伤)
师总结:陪你认识到自己问题,这个声音是不接纳自己,变成爱哭鼻子的人。
保持一个清醒,既然同频情绪,同时也要绕过情绪,但还没断开链接。5-6分是链接,3--4分是理性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