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最喜欢的事就是徘徊于图书馆的各个角落,辗转于每一排书架前。对于少时不读书,年有二十徒伤悲的我来说,越发认识到读书,尤其是读一本好书的重要性。正是在这种内心干涸,无比需要阅读带来的莫大喜悦的时机下,我邂逅了一本本引起心灵震动的书籍。而带给我最大影响的,当属《浮生六记》。
第一次听闻《浮生六记》,是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向观众们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我留心记下他们推荐的书目,来到图书馆满怀热忱地寻觅。当我虔诚地翻开扉页,顿时就傻了眼――“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
无疑,这是一本由文言文筑城的书籍。这本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拥趸的书籍的作者就是沈复。在开卷之初他便写道:“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这句话一直萦绕耳边,无论“坎坷记愁”还是“浪游记快”,都是上苍的厚爱。通俗来讲,这是一个极热爱生活的人,顺境逆境,不怨天尤人,不悲观厌世,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风起云涌,一切风平浪静。
林语堂先生尤其喜爱这部作品,将作者的妻子陈芸称为“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把《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得到世界范围内的传颂;俞平伯先生则赞美该书:“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托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无酸语、赘语、道学语”。
《浮生六记》共六篇,只可惜,现已遗失其二。伪作《中山记历》与《养生记道》算是弥补遗留的缺憾。
第一篇《闺房记乐》,是作者一生中最为甜蜜的记忆。作者用细腻的语言描写与妻子婚前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婚后的鹣鲽情深、举案齐眉。字里行间充斥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妻子芸非常具有生活情趣,像是一个脱离古北背景的人物,不似寻常妻子那般以夫为纲、谨言慎行。她恪守妇职又是沈复精神上的知音,不看中名利,只愿与沈复“布衣桑饭,可乐终身。”如此良人,夫复何求!难怪作者会发出“老天待我至为厚矣”的感慨。
翻至第二篇《闲情记趣》,我隐隐有一种熟悉感。回想依稀的记忆,中学时期语文课本似有节选,从而增添一种亲切之情。作者以童年稚趣开篇记叙幼时经历,使我捧腹之余也增添少许艳羡。对于作者和妻子的生活点滴固然心向往之,但影响至深的还属《闲情记趣》。插花、修剪盆景、点缀花草山石、布置园亭楼阁,无一不使我深深体会到生活的艺术与智慧。无奈我不能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奥妙。
作者向来好客,与好友共赴萧爽楼,喝酒聊天作画、写草篆刻印章,好不畅快淋漓。萧爽楼共有四忌:一忌谈升官发财;二忌谈公文时事;三忌谈八股文章;四忌赌博。看到这里,我感触颇多。回想与好友相聚,大家伙儿不是低头看手机,就是聊八卦聊哪些明星的绯闻趣事,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眼光专注于别人身上,似乎我们的一切激情一切动力都取决于那些与我们无关的人或事。引用曾经微博上的一句话:“那些住在我们心里的人,都是遥远的人,而身边真正关爱我们的人却总也走不到我们心里。”这是否也是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的悲哀。
对于后面两篇没有芸的沈复,仿佛一切都变得晦暗。
但是人始终要在生活里漂泊不定,在风雨中安营扎寨,一帆风顺的人生就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如果这部著作能使你换种方式思考人生,换种方式生活,在压力山大的现实生活中为自己寻觅一处净土,那便是对生命最高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