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要想当然。
有很多时候,自己开始“无比笃定”的事情,最后可能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最开始认为的样子的,“归因错误”。
今天的一件小事,让自己再次体会到这一点。昨天去团建了,仙湖植物园的门票可以开发票,团队活动负责人就想收集一下大家的发票,需要自己先下载下来再同一上传到群的微盘空间里。自己就去下载,登录仙湖植物园的公众号,点购票,然后开票,发送到邮箱里,接着显示发送成功。
这里边就闹了一回乌龙:自己去邮箱里查看,因为昨天也收到了一张发票,是餐饮的,餐饮发票的开票平台和植物园的开票平台(51发票)是不一样的,因为自己邮箱设置了邮件分类,51发票等一些平台自己设置了自动归档到“电子发票”文件夹中,而昨天餐饮的开票平台因为没有提前设置,系统就会发送到公共的收件箱中,这样就造成了一点错觉:自己习惯性的去收件箱中看收到的邮件,刚好有一封昨天的,也没注意看日期,就以为是自己要开的植物园的;这里预设的前提是:无论什么邮件,即使提前设置了归档到某个文件夹,也应该在“总的”收件箱里体现(而事实并非如此)。
结果,就是传错了,这还是因为自己手改了下发票名字,同事提醒,自己想着再改回来,于是想再打开下原来的源文件看下,自己打开的源文件目录选了邮箱这个,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很奇妙,就愕然发现自己下载的是餐饮的那张。于是就开始有点懵了,因为这时候还没有搞明白植物园的这张发票是51发票平台的,是发送到我预先设置好的“电子发票”这个文件夹下面了。
当时因为意识不到这一点,自己就想着要不去植物园的平台上再重开一次吧,从源头搞起,看看哪里出了问题。结果,这里又出了个小插曲:仙湖植物园的平台点击开票的路径必须得点击任务栏底下的"购票入口"而不是消息窗口的购票入口,这一点开始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当弹出来那个红叹号的窗口时,自己就以为是系统出了问题。这更加让自己笃定了实际上错误的归因:“看,确实是没收到吧,是因为系统有了问题”...
后来,同事们都陆陆续续的开了发票,上传,自己直觉上感觉应该不是系统问题。自己摸索着试了几把找到了正确的“购票入口”,然后看到了“已开票”的字样,后来把邮箱又看了看,点开了已经许久没有点开的“电子发票”文件夹,对整个过程才豁然开朗!
一件很easy的小事,前后也搞了快半个小时!(手动笑哭脸!)
心理学上有“错觉”的概念,讲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人对某件事物的扭曲的认识必然会发生”,自己经历的这件发票乌龙的过程就有那么点“错觉”的意味,因为自己无意识的预设了好几个“想当然”:想当然的认为所有邮件都会发到“收件箱”中而事实是会分发到设置的文件夹中,想当然的认为微信平台出现了红色告警页面而事实是有另外的正确的入口...
所以,当开始的归因就开始出现偏差时,后面如果再有一些误导,自己就离“真相”越来越远了...
想想生活中,很多场景下可能都是如此。有一些和自己预想的事情不一样时,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想当然,多一点不同角度的看待,多一点尝试,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