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到“恶意自学”这个词,真是一言难尽。
教育的本质该是启迪,考试的本质该是选拔。我们的教改似乎混淆了两者。
有教无类,只要一个人想学习,无论TA处于什么境遇,或者拥有怎样的资质,我们都应该成全TA。即便不能提供帮助,至少也没有理由阻挠吧。既然如此…“恶意自学”和“补课失信”属于什么鬼?
不允许传授教纲以外的知识点,更加匪夷所思。古人都知道学试在诗外。不允许教,又不允许自学…我们真的确定大千世界是由现有教纲定义的吗?
社会需要选拔优秀人才,考试因此而生。考试要有标准,不然有失公允。不管是科举,高考还是素质测评,理论上都是选拔。无论标准怎样,由于机会有限,总有人不被选择。但是,不选拔的结果就是一个表面公平,实则低效的社会。
选拔本身没有错。问题上我们能不能给选拔失败的人一个体面的生活。这是社会福利和公平分配需要考虑的。分配失当和福利缺失,才会引起人们对社会分层的焦虑,这个锅怎么能由教育来背这个锅?
况且打开国门,我们的人才还要参与全球竞争呢。用教纲画地为牢,只能使我们的学生和世界的优秀人才拉大差距。我们确定这样的“躺平”符合本国利益?
考试标准会引导学习的方向,启迪心智无论如何不应该有界限。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才是文明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