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细想从小到大,自己总是拖延去做不想去做的事,因为没做完那些不喜欢的事,在玩儿的时候心里也又不是很舒服。就像上学时老师说的,学习的时候不好好学,玩的时候不好好玩,最后学也学不好,玩也玩不好,没有分清主次。
潜意识里几乎一直在用拖延的方式做着事,那时并没有懂得推迟满足感,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还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放寒暑假,布置了作业,要求在开学时报名一起交,而自己在整个寒暑假一直在玩,在看电视,那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他们对我的学习并没有多严格的要求。顶多在考完试之后问一下我考了多少分?不严格的学习和自己的贪玩儿最终导致寒暑假作业我只完成了1/5。
上面只是用自己举了一个小例子,人们总是倾向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极少愿意主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这样会导致一个结果,两件事都做的不好。
人生苦难重重,这个过程就是不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主动面对问题,会让我自己不处于被动,积极主动接受问题带来的不适感或者痛苦,然后一个一个的去解决它们。
一、推迟满足感。
我们总是倾向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拖延做不喜欢的事,推迟满足感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把两件事都做好。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和痛苦的次序,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再去享受余下不受问题干扰的快乐。
问题降临时势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尽可能早地面对问题,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和程度较轻的痛苦,去体验成都较大的痛苦,这才是对待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方法。
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二、承担责任。
不能及时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心中,阻碍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影响我们对生活的体验。
我们必须去面对那些属于自己的问题,那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主动主动承担责任,勇敢面对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勇敢的说出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
三、忠于事实。
我们在解决问题,自律的路上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因为虚假和事实完全对立,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越是不了解事实,就越会让自己走错在解决问题的轨道,虚假、错觉和幻想只能让我们不知所措。
完全忠于事实就是要用一生时间不间断的严格自我反省,观察世界本身,也对观察主体的自身进行反省。
四、保持平衡。
这是自律的最后一条法则,我们生活为人要追求诚实,也需要恰当的隐瞒部分事实和真相。我们既要承担责任,也应该去拒绝那些不该承担的责任。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也要尽可能过好当下的生活,让人生快乐多于痛苦。
我自认为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几乎很少生气,或者说不会生气,后来才发现自己是错的。从来不会生气的人,注定终生遭受欺凌和压制,直至被摧毁和消灭。必要的生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生存,恰当的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需要火冒三丈,当然,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也要有克制脾气的能力。
自己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