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其实也称不得小巷,而是一条时宽时窄的,沿两处老旧的居民区自然形成的弯弯曲曲路段,要途经热热闹闹人声鼎沸有着大棚并溢满路边的菜市,还有一所安安静静的小学校。在我眼里,小巷的美,在于这里稍稍离车水马龙远一些,离老人和孩子和人们的温暖面孔近一些……
从我家到单位,有几条路可以选择,最喜欢忙碌一天后,着平底鞋,无拘无束走到暖暖阳光下,不紧不慢,悠悠走过蜿蜒且熙攘的小巷回家。
小巷,为我凝住了时间。
路边摊上,四季瓜果、蔬菜,杂粮,铺展开大自然的笔砚,天然未雕琢的画笔,涂抹着他们。一些更美丽的脸庞,在他们中间,卖菜的老人,脸上写满了沧桑;语言俏皮,言语诚恳,甚至还略有些傲慢的各色小贩,在各自的摊前,努力挣着自己的生计;还有一些被称为“自卖头”的菜农,泥土的气息,质朴在他们无华的脸上、衣上……
有时,我会停下脚步,去称一二水果、蔬菜,然后继续安静漫步。
小学校的门前,常常是刚刚放学,三三两两的孩子围着炸串、汉堡等小吃,叽叽喳喳,欢快叫着,也有三三两两的父母,在耐心等着可能因作业未做完、或是不听话被罚,或可能值日迟了放学的孩子……
再散淡前行,就走到最安逸于时光的居民区,树荫下,有老人三五成群围坐聊天打牌,有正巧碰着唠起张家媳妇李家女婿的老姐妹,也有溜小狗的会在小狗围着我团团转时说“不咬人”……
我常望向他们,我想,我的目光是纯净和欢喜的,因而,也总有欢喜的目光回望我,我和他们仿佛相熟很久。有一回,一位八九十岁的老奶奶独自坐着,我微笑垂首默默向老人问候,老人也还我以点头微笑……
小巷的云光天色,笼在一颗安恬的心里。
鼓浪屿,原是我记忆中最美的一处,而此时的我,已经可以将这样一段寻常小巷,悠然漫步成鼓浪屿的宁谧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