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鼻炎的痛苦
30岁的谭小林有多年的老鼻炎,从高三开始鼻炎的问题就比较严重:鼻塞,流鼻涕,头痛,课堂上老师在前面讲课,谭小林在堂下流鼻涕,面巾纸一天一大堆,尴尬的要死,还被同学嘲笑,说鼻子是粪坑......
起初以为是学习压力大造成的头痛,后来才知道是鼻炎惹的祸,工作后,谭小林断断续续看过几次医生,每次不是因为工作忙,就是因为觉得麻烦,医到一半都不了了之,因此鼻炎问题没有得到根治,反而,拖成了“老鼻炎”。尤其是每年冬天,谭小林都因为鼻塞头痛的问题,感觉痛不欲生,听朋友的介绍联系了一家医院,谭小林找到医院的服务人员,一上来就问:
“我这老鼻炎,10天能不能治好啊?我很忙,月底还要出差呢?”
“问题”不是“问题”
理想状态下,要解决一个Problem,必须先把Problem界定清楚,一个定义良好的Problem包括四个部份:现状(Initial State)目标(Goal State),可能的操作、行动(Operator),可能的限制、障碍、困难(Restriction),四部份首写字母为“IGOR”。IGOR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和界定一个Problem,而一个好的Question也也应该包含这四个部分,可以说,当你面对一个 Problem, 如果你已经将IGOR四个部分清晰完整地分析出来,你应该已经可以解决这个Problem了, 即使自己还不能,你也已经可以通过向专家提出Question来解决它。所以解决一个Problem就是要 尽可能界定清楚IGOR。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II——自律的力量》
在中文中,“问题”这个词,既可以表示:向他人提出疑问、问问题(Question);也可以表示麻烦、成问题的(Problem)。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具备问题解决的策略,也不会问问题,但在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会直面各式各样的问题,也需要向他人提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我们需要:
●“问题”不是“问题”:我们经常会说,“问题的(Problem)不是问题的(Problem),你看待问题的(Problem)的方式,才有可能成为真的问题的(Problem)”;我们我会说“想得到正确的答案吗?前提就是要问正确的问题(Question)。”所以,在直面“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澄清,这是一个问题(Problem)呢还是一个问题(Question)?
●问题的(Problem)的四个部份:一个定义良好的Problem包括四个部份:现状(Initial State)目标(Goal State),可能的操作、行动(Operator),可能的限制、障碍、困难(Restriction),四部份首写字母为“IGOR”;而一个好的问题(Question)也应该包括这四个方面:
举例说明:
例1:我是一名卖场的客服专员,自从今年看完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之后,才意识到平时不读书、不爱读书的我也是可以慢慢爱上读书的,2018年,我想精进的主题是“客户服务”与“沟通”,我打算买这两方面的书籍来读,我已经读了《超级客服》《服务的艺术》《客服圣经》《这样读书就够了》,请问,您还有什么好的沟通类的书籍推荐?
例2:我适合什么样的书?
提出问题,是想获得答案,哪一种提问方式,获得反馈与答案的可能性更高呢?作为拆书家,我们经常会被问到类似例2的问题,作为太阳姐姐我,这样的问题我们是无法回答的。即使我内心想为你“送温暖”,但是对方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常见问题
●搞不清状况
身体状总出现问题时,有人会这么问医生或是医院的客服人员:
1.被烫伤,应该如何处理?
2.亚健康,怎么办?
这些信息都是模糊的,如果是面对面的提出的问题,医生或客服专员一定会进一步追问:
1.“被烫伤”是谁被烫到?被什么烫到的?什么时候的事情?如果是伤者在现场,一定要看伤情......5W分析法明确具体情况(何因Why?何事What?地何地Where?何时When?何人Who?)
2.“亚健康”,‘亚健康人’的基本情况是?是什么原因认为是“亚健康”?依据是?如果当事人就在现场,是必须把脉和进行相应体检、收集身体数据。
追问的问题都是为了把问题的现状具体化、客观化、数量化,缺失了对总理的澄清,或者患者不能到医院现场,医生和客服专员也只能对求助者说:“加油,请照顾好自己,请来院进一步检查”。作为医生,中医的望闻问切,现代医学的各种化验和检查仪器,都是为了把病人的模糊问题,以及主观感受,用更科学与精准的方法转化为客观的事实,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诊疗。
●目标到底是什么?
和工作一样,对于健康,目标也需要被清晰界定,做到客观、具体、可衡量,很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面对自己的身体情况,确定诊疗干预的目标时,仍是会采用不明确、不切实际、矛盾对立的方式来描述它。
1.医生,请问我如何解决亚健康问题? (模糊的目标状态)
2.医生,天天得应酬抽烟喝洒,现在肝不好,我想戒烟戒酒,怎么做?(戒烟戒酒是好事,问题是你能真正做到吗?目标有些不切实际)
3.健康顾问,您好,我现在肾不好,与我的生活习惯——久坐晚睡,有直接关系,但是我们做设计的,久坐和赶稿是长事啊,怎么办?(描述的是矛盾对立的事情,看起来完全无解)
4.医生,我已经吃了7天的中药了,我这老鼻炎什么时候能好?(十几年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身体问题,7副中药就想解决,这是不切实际的目标)
是什么在阻碍你追求健康?
在清楚目标和现状后,一起来分析一下阻碍是什么?追求健康的道路上通常有三类阻碍:
一类:可以克服的困难:如工作繁忙,
二类:自我的心理设限
现实中,很少有不可逾越的困难,很多困难主要是由于自我设限:
如:本文开头的谭小林要求在10天内治好自己二十年的老鼻炎,如果达不到,他就不开始治疗,他在内心里确立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限制了他去追求和实现健康,医生可以不看病,但病痛只能谭小林自己一个人默默随;如经常久坐、熬夜加班从而影响身体健康的设计师,显然工作的要求与身体健康的目标产生了“目标冲突”,任何改变都不是凭空实现的,必须以改变原有行为作为前提,同时,要考虑某些单项的改变,对原有生活模式的整体改变,在鱼和熊掌都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如果某个改变会让我们难以实现其他目标时,我们必须做出取舍。或者以非二元对立的视角来处理问题:能不能在不改变现有职业的情况下,见缝插针地离开座位锻练身体;或是减少工作量,在11点前上床睡觉?另一方面寻求医生的支持,进行医疗与健康的干预,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操作。
三类:无法逾越的客观限制:家庭经济条件,某些疾病,不论是检查、动手术、乃至后期的疗养、服药巩固都需要支出大笔费用,而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支持,或者医疗保险制度不支持的话,这就成了无法逾越的客观限制。
对前两类阻碍,我们可以采取方法消除,最后一种我们通常只能选择接受。
谭小林的行动
在专业的健康管理顾问的分析引导下,谭小林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在自己的内心设限,确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
●摈弃不正确思维:当谭小林听到专业医疗人一针见血的指出“十几年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身体问题,10几副中药就想解决,这是不切实际的目标”,意识到这点时,谭小林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明确合理的目标:谭小林在专业医疗人士的帮助下,确定了健康目标:经过中医老师的把脉,系统的检测排察,中医医生给谭小林制定了为期42天的诊疗计划,以汤药为主的方式对症下药。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如果你有某种慢性病,请尽下心来问问自己,是因为什么造成了今天的结果?你为此都做了什么?谭小林回想起来,从高三开始,他就特别喜欢喝冰镇饮料,特别是在夏天,一天可以喝好几瓶。意识到这点的谭小林趁着冬季,逐步改变这个坏习惯。
鼻炎发作的日子,生不如死,而谭小林“忍受”了这么多年,一想到,阻碍自己头脑清晰,呼吸顺畅,内心轻盈的最大阻力原来只是一个思维,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谭小林细思极恐〜
太阳姐姐说:
要想成功改变,需要明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