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上摆着好几个版本的《心》,它是夏目漱石很出名的一本小说。我手中拿起的这本是上海译文出版的,有着淡蓝色的封面,用闪着微光的银色不起眼地印着标题和作者的名字。平时工作生活的节奏很快,心绪无法沉静地投入到小说的空间里。旅途中一气呵成地读完了,回来后找机会又读了一遍。
这个小说篇幅并不太长,没有宏大的结构,主线非常简单清晰。作者对内心活动描述细致而又恰到好处,对环境轻描淡写却惹人联想,这样的东西总能打动我。好的作品,是作家把读者带到那里去,让读者去感受。淡淡地,却有味道。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我时常有观看日剧的既视感。当然,译者也是功不可没。
这个故事虽然写的是“我”,却基本是文中“先生”的自白,通过“我”与“先生”之间交往的点滴,也引出最后“先生”对自己生平的回忆。作者写“我”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是对“我”与“先生”之间相处模式的对比。下面为叙述方便,“我”和“先生”都不打引号。
我是一个大学生,受朋友之邀到镰仓过暑假,遇到了同样在这里度假的先生。先生性格沉静,颇独来独往,是饱读专业书籍的有识之士,但却不工作,闲赋在家。我被先生的神秘和笃定的气质吸引,当然也因为专业相近,像是一位精神和人生导师。
假期结束,回到东京后,我时常去先生家拜访,也认识了先生的夫人,渐渐是他们府上的常客。他们没有孩子,夫人待我亲切,还帮我拆洗和制作衣物,有时还让我带点心回去。夫人与先生,彼此都算是对方在这世界上的唯一。深爱着对方,但在结婚后,先生性格越来越古怪,两人的相处总是隔着一层纱,夫人不得其解,询问却得不到答案。先生内心有许多故事,有很深的愧疚,却无法向人倾吐。先生曾说过,“遇到事情的时候,每个人都可能变成坏人”,建议我“赶紧把府上的财务问题处理一下吧”。
对于我来说,先生有着渊博的学识,淡泊名利,我尊敬先生。而父母生活在乡下,言谈间透露出乡下人的见识短浅。显然,我更向往与先生的交往,而父亲病重,我不得不留在身边照料。我毕业时,先生举起酒杯,对我说恭喜毕业,“在他的笑容中,我看不到一丝一毫恶意的讥讽,同时也不见有由衷祝福的真情”,而父亲则截然相反,仔细端详我的毕业证书,把它放在显眼的地方,并张罗着邀请亲戚朋友们来庆贺,这令我非常厌恶。我拒绝,父亲说,“研究学问的人,动辄喜欢说理,那可要不得”。
(这个部分的描写,令我非常感动,父母对子女的不满、委屈和怨念,表现出来是做一些父母不愿意做的事情,母亲语无伦次的表现,而后父亲一改心情,询问请客的事情,这样做方不方便,是在主动向“我”让步妥协。一方面,父亲真的是为“我”高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病重有个喜悦的盼望,可以在亲人朋友面前有面子。在写与父母相处的时候,父子俩躺在被炉里慵懒地下日本象棋,棋子掉到炉灰里,还是妈妈用火筷子帮“我们”夹起来,诙谐中带着温馨。)
母亲催着我赶紧把工作定下来,好让病重的父亲放心。并催促我写信给口中的先生,找他帮忙。而我迟迟不肯动笔,担心先生会瞧不起我。
故事在我收到先生一封长信,我留下昏迷的父亲给妈妈和特意赶回来的哥哥照顾,跳上去东京的火车结束。信上说,“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吧”。
先生在信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经历:失去双亲,被至亲骗走钱财,和最好的朋友爱上了同一个人,先表白成功,有抑郁症的好友自杀,于是带着遗憾和愧疚有些厌世地过了后半辈子。(这一段现在看来比较有狗血,也许在作者书写的年代并不如此。)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一个人之所以是今天模样(性格,对人事的态度),和他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少年时,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以及别人如何对待他)。当然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不同,对事件的解读不同,也导致事件对人的影响有大有小。经历和解读方式,这两者互相影响。先生带着愧疚和自责的或者,如果他早一点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袒露心声,是不是比较容易打开心结。如果他和夫人敞开心扉,他们是不是还可以像神仙眷侣一般相知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