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和人一样,有些诗词不需要过多的解释,美好邂逅,一见倾心,终生难忘。初读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我不由泪落涔涔,“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每一句如重锤击打心中,不得放松,悲伤压抑,不得喘息。日后每读它,总是酸楚,这首词真的不能解释,任何停留在字面上的解读都是对这种深情的不敬。
苏东坡对亡妻的悼念尚且如此动人,更何况几千年前的更加质朴的《诗经》呢?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葛生蒙棘,蔹蔓于域”,未见繁花绿树,未见青山绿水,只见葛藤蔓草,只见荒郊野冢,同样都是蔓生植物,葛还有荆棘来攀附依靠,而蔹却只能独自漫无目的地在枯冷的大地上行走徘徊,它已失去了可以依赖终生的寄托。
睹物思人,“予美亡此”,亡者为大,以“美”称呼,更显彼此亲厚,在生者眼中心中,依然是最美的,他的言语举止,宛如身旁,似乎并没有离开。让我想到了日本的电影《死亡美容师》,崇尚极致美的民族,用生命最大的敬意来对待逝者,让生命在美好雅静中悄然无声地离去,不要让撕心裂肺包裹着逝者。“美”,生命的终止,其实还在以其他形式留存,在人们的思念中,在后代的精神血肉中,他并没有真正离开,就给世间依然是美的。
已矣,生者要为逝者继续生活在世间,“谁与?独处”、“谁与?独息”、“谁与?独旦”,说实话,敲击这几句,我的心是刺痛的,手是颤抖的。最痛的离别莫过于此,独活者每天都要在伤悲的煎熬中度过,说什么时间是最好的良药,那是骗人的,根本无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我亲眼见到与爷爷日日吵架逗嘴的奶奶,在爷爷去世后,日益消瘦,不爱说话。公公不幸患了阿尔兹海默症,婆婆辛辛苦苦照顾了三年,公公慢慢遗忘,生命的前几日,他只记得和婆婆一起生活的那个家,“要回家”!公公走了以后,婆婆时刻想哭,时刻停不下来,面容枯黄。独自留在人世的,才是最苦,最难的,“谁与?”问了,却无人回应!问了,最后也只是问了而已!独处,独息,独旦,只能如此。
生活命运暂时留下你,是希望你来处理更多的更复杂的事情,让你再好好陪伴着孩子,并不是没有迷惘,待安顿好后,有一天也会团聚的。“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最漫长的日和最漫长的夜,不停地叠加,盼望着“归”,盼望着团聚,生同衾,亡同穴,这是最大的心愿。
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是说不出口!现在是晚十一点三十分,以短文祭悼我已逝去,又未离开的亲人,我想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