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毛衣(往事凝眸之二)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温饱问题还是众多高校学子的头等大事。当时已有机织毛衣,但因为薄、贵且花样少,所以手工织的毛衣广受欢迎。

那时大学流行织“温暖牌”。大二开始,宿舍里有男朋友的女生都在织毛衣,本人混迹其中却是给自己送温暖——出省读书第一年毛衣太薄冻得够呛。

开始学织毛衣找同学帮忙起头和收尾,主体部分自己鼓捣。最简单的花色,两针上两针下,每两行上下针错开。因为天气转冷,急于上身,没等学会挑袖子就一鼓作气织好了。袖子与衣身成九十度的直角,被戏称为“交警毛衣”(二十多年后我还真当了交警)。穿起来腋窝的地方厚厚的有点不舒服,尽管差强人意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这算我的毛衣处女作。

棒针毛衣兴起时,给老妈织了一件开胸的毛衣外套。粗的线粗的针,分片织成两片前胸,一片后背,两片袖子,合起来便大功告成。这是本人的成名作,学会了留钮扣眼。代表作是一件鱼骨针厚毛衣,针脚均匀,针法细致,收边齐整,称得上手工艺品。几件作品下来,眼镜度数加深一百多,真正是费眼神耗心力的活计。

那时除了考试季节,整个女生宿舍犹如一个手工作坊,毛线球、毛衣针、毛衣书、半成品遍布。港台歌曲正风靡校园,最喜听着收录机织毛衣,高手还可以边织边看琼瑶小说而不会错针漏针呢!煽情处泪洒毛衣,劳作唏嘘两不误。


宿舍共七个女生,四个陆续谈了恋爱,分别是老大、老三、老六和老七。依排序,她们的男朋友被大家用武汉话起名为:一品香,山药蛋,绿豆糕和琪玛酥。

一品香是老大的老乡,体院的帅哥,浓眉大眼,难得搞体育却性情温和,颇有大姐夫范儿;老三和山药蛋是本班内发展的唯一一对,同是篮球高手却性格互补,老三率直毛躁,山药蛋沉稳持重;绿豆糕是本系高两届的师兄,甫一入校便盯上老六穷追,抢先赢得美人心,两人站一起俨然金童玉女,一对璧人;琪玛酥是老七高中同学,补习一年才考上,成了比她大两岁的师弟,对老七体贴入微,呵护备至。这几个宿舍的常客不时来帮“那口子”盘毛线,一人撑,一人缠,喁喁哝哝,卿卿我我,浓情蜜意,令人艳羡。

四对大学恋人修成正果,毕业后都结了婚,人到中年却陆续传来两对离婚的消息。当年公认天造地设佳偶天成,南湖见证月下盟誓牵手偕老,谁承想而今恩断情绝劳燕分飞。

有人形容婚姻像毛衣,织起来很难,一针复一针,一行复一行,耗费心血无数,拆起来却很容易,如离婚,须臾之间即告解体。当年织的毛衣也许还压在箱底呢,奈何物是人非,徒留追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有一年,我妈忽然心血来潮要给我织一件全村最好看的毛衣。 说是心血来潮也不确切,那一阵,村里娶进来一批四川新娘,个...
    钱美静阅读 3,693评论 4 1
  • 算起来,断断续续织毛衣有两年了。成品只有两件,半成品倒有五件。回顾这段曲折史,一是学习过程小结,二是给新手织女参考...
    娃哈哈07阅读 4,326评论 5 3
  • 今天说的是一个叫做Boria的小伙儿。他原本是美国布鲁克林一家医院行政助理,每天就像你我一样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
    光影流转阅读 3,590评论 0 0
  • 办公室里几个同事聊起了织毛衣。对于和我一样属于体寒的女性朋友对寒冷彻骨的冬天总是充满畏惧的。巴不得成为裹在被子里的...
    深香默默阅读 4,576评论 6 16
  • 01 昨天在朋友圈看见一位朋友发了一条消息,她说:“天凉了,远方的那个人,毛衣给你织好了,过几天给你寄过来,千万别...
    向慧容阅读 3,775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