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禅画,画意不画形,是禅心与艺术的融合!从视觉、感觉来打开视观思维,展开联想!
林子禅画,用无声的笔墨,向人们传递着宇宙高维的正善理念,把禅的内涵做无声的传导,是会说话的禅画作品!
《林子禅画48》我们先来欣赏书画的上部,像极了一个人字,笔墨的一粗一细,不正说明人是阴阳合和而得生的吗?人既是阴阳和合产物,自然就具备阴与阳的双重性格,自然就有了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不一致的表现。正如八卦,当你看到全黑或全白的时候,所视观到的仅是一个面而已,对人与事的认知亦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认知会因为自身认知的偏好而一味倾斜,给人与事做了绝对性的定论,殊不知,我们所认知到的仅仅是这个人或这件事的一个面而已。
左边粗粗的那笔,由上一倾而下,婉转旋绕交错回旋,预示着人在出生的时候就带着高维的元神意识,带着“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根。因而在每个人的本意识中,善始终都在,称之为“恻隐之心”,会在某一时空点、在特定的情景中显露出来。
在人的生命旅途中,高维的元神意识期待着其活出高维的能量状态,显化出高维元神原本具足的创造功能、慈悲功能、给予爱的功能。在生命的旅途中把本性的善根、善行、善念演绎出来,这种善行、善念最终引领其回归到自性的家园,即“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然而,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受传承的家庭教育影响,受社会风气的染浊,受不同信息的侵扰,把元神高我的意识给淹没了。被小我今生所接受的知识,认知带着走,活出纠结烦恼的低能状态,让自己的人生绽放不出该有的光彩。最终这种纠结的认知,让自己迷失了那条“回家”的路,在纠缠中循环。
一粗一细这两笔,像极了阴阳交错闪现,如正向的认知与负向的认知,其在生活中显化的多与寡,决定人们的生命品质。
当人生的旅途中显化的负向认知比较多的时候,所感受到的是压力与压抑,上面厚重的那一笔,就成为细小那一笔的压力,一切正善的行为,对ta而言都是一种负担和被“绑架”般的压力,让ta没有勇气去面对。如孝,当一个人被负向的认知所影响的时候,ta参考的是别人如何啃老,攀比的是享受,带给自己的是怨和恨,活出不满足的能量状态;当一个人被正向的认知影响,ta参考的是别人怎么孝敬长辈,觉察的是自己做得不够好,给予的不够多,攀比的是担当、付出和给予,带给自己的是无限的拼搏动力,让自己在一次次的冲刺、拼搏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慨的是有长辈的需要,让自己不得不强大带给自己的原动力,成就着做好的自己。
这让我想起我们的叔公,为了照顾生病瘫痪的丈母娘,在窗前支起案台画画,把枯燥的陪护化为创作的动力,成就了今天的艺术造诣,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叔公说是老人家成就了他。
当一个人的正向认知很强大的时候,生活中的一切看似苦难的存在,都会是一种拼搏的动力,可见,一个人的正善正念对ta人生的影响太大了,值得人们去深思呀!
在生命的旅途中,人在不同的时空点,会显化着正与邪、好与不好的各种心理活动及体验,无论显化哪一种,无有对错。接纳自己的不足,接纳他人的不足。
当不好的念想升起的时候,觉察到了就要懂得去反转,让自己不被这种不好的念想困住;当别人升起这样的念想时,如果可以,帮助ta走出困境,如果不可以,悲悯ta在短暂的生命旅途中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成就着更多正善正念存在的可贵。感恩一切恶的存在,倘若没有恶,善也就彰显不出来珍贵。
再看书画的下部分:非常漂亮、清秀微侧的半张人脸,上扬的嘴角,高挑的鼻子,大大的眼睛,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预示着,任何一个人,我们所视观到或认知到的,只能是一个面,无法认清全部;同时也预示着,没有人可以完全敞开去面对他人,总会有所保留。尊重他人隐私是人与人相处的必修课,给他人留“半边脸”亦是给自己留“半边脸”!倘若对他人非要刨根问底,带给他人和自己的恐怕烦恼多于快乐吧!
再来看看上扬的嘴角,上翘的鼻子,让人感受到画中人物是一个常常得到人们称赞、认可,而显相出的微微上扬嘴角,那是心花怒放的洋溢,微微上扬的鼻子,那是一种得到他人赞赏的“骄傲”状态。为什么画中之人获得如此多的赞誉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微侧的半张人脸的上部分,看到一只眼睛。微侧的半张人脸几乎可视观到全脸,但眼睛却只看到一只。
预示着人生在世,要学会“睁只眼闭只眼”,人生难得“糊涂”。
老天给人眼睛,是要眼睛去发现更多的真善美的东西,去感受这种真善美带给自己的美好;若眼睛睁得太大,时时警惕的搜寻他人的不美好,带给自己和他人的恐怕烦恼大于快乐,因而,当遇到令自己不开心的事件时,要学会“睁只眼闭只眼”,为的是让自己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
纵观整幅书画,似在告诫人们要获得他人称颂和认可,要擅于“睁只眼闭只眼”?让自己的脸上洋溢着更多的快乐与满足,感染带动更多的人也领悟到这样的智慧?
《林子禅画》可无限打开人们的视观思维和感观思维,不同的人,不同的时空点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欢迎在评论区把你看到或感受到的与我交流,可获得免费答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