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作为三山五岳之一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称颂于世。能来黄山旅游是我人生之大幸,虽然交通工具选择了较慢的火车,但是各有各的韵味,一路上西北和南方迥异的风景也让人目不暇接,正值南方水稻成熟,田野里黄绿相见的油画似的农田,清亮亮静静流淌的无名小溪与干旱的已经过早穿上冬装的西北形成了鲜明对比,心里莫名的生出一股爱意。
到了合肥地接导游小张已经早早的在候着了,我们到黄山还要坐将近四小时的大巴车,小张导游很是贴心嘱我们先回大巴休息会儿,然后给我们讲安徽,讲合肥,讲黄山,讲徽派建筑和徽州文化,徽菜。坐在车上欣赏着合肥的市景听着小张导游娓娓道来的介绍,安徽简称皖,它的省名取自当时安庆和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其省会是合肥,这个出过包拯和李鸿章这样名人的城市,因建市比较晚所以没有多少历史古迹可以游览。安徽濒江近海,地势由山地、丘陵、平原组成,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合肥属于平原地带,沿路我们经过了铜陵的长江大桥后就成了丘陵,再往南走到达黄山就转为山地了。新安江是黄山的母亲河,它从黄山出发进入浙江省内形成千岛湖一路向东到达桐庐称为富春江然后到达杭州汇入钱塘江。安徽多产茶,最有名的是祁门红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对于吃货来说关心的还是饮食,值得品尝的安徽美食是安徽烧饼,安徽臭鳜鱼,五城茶干,徽墨酥和安徽毛豆腐。
因为这次主要去的地方是徽州,所以需要说说徽派建筑,“粉壁黛瓦马头墙,肥梁瘦柱四方井,飞檐翘角花格窗”是对徽派建筑的总结,完全区别于我既往所见的建筑。徽派建筑讲究风水,易经八卦知识在建筑布局和设计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怪不得徽商能做的那么风声水起,仅凭盐业公司生意就可以富甲一方。在我随后的宏村和西递的游览中我真的领略了这样的建筑体会了徽商的富有。
天公作美,第二天的黄山我们也大饱眼福,美景美照收获颇多,不虚此行!
随后的太平湖和翡翠谷景色也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