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2016年冬至开始,小飞侠们进入了“农历的天空下”这个课程。每到一个节气,他们就会吟诵诗歌、观察物候,在诗歌和自然中与古人、与文化遥相呼应。就这样,他们已经走过了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
今日立春,小飞侠们却不在晨山。为了让小飞侠不错过这一个节气,今天我特意去转了一下校园,并作了简单地记录,就让远方的小飞侠跟我一起去观察吧。
公历:2017年2月3日
农历:正月初七
气温:6-11摄氏度
风力:1级
今日立春。
一想到从今开始严寒即将过去,春天就要来临,心头不由得欢喜起来。
这种感觉,应该是古今相通的。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朝的罗隐在正月初七立春这天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罗 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
近水游鱼迸冰出。
读着这首诗,感受到的是儿童般的欢欣:似乎是在掰着手指数着一个又一个日子,又似乎是点着指头在寻找着一种又一种发芽的植物。
“万物生芽是今日”?这当然只是一个特定日子里的特定感受,而不是客观的事实。不过,我还是决定去校园内转一圈,看看晨山的物候。
出门,天一如前几日一般阴沉,并没有因为今天立春就多洒几缕阳光。
往沉降花园走去,有小风吹来,不再刺骨,但仍带着寒意,还没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柔情。
也难怪,今天还只是春天的开始,真正的春天并未到来。
远看池塘边的几株杨柳,依然是光秃秃的。走近细看,细树枝上有小小的突出,因为颜色和树枝几乎一模一样,不容易认出这就是芽苞。不过,在一根较粗的树枝上,惊喜地发现了六七个绿绿的小芽。这芽如此娇嫩如此温柔,让人不敢碰触。这应该就是春天发出的第一个信号了。
继续走,一直走到沉降花园,看到的景物几乎和一个月前没什么两样,草依然枯着,梧桐树干依然直直地挺立着,山上的松柏依然苍老着。
回身,前往木屋别墅。
经过宿舍楼前,发觉那里的池塘水似乎清了一些,风吹来,泛起阵阵涟漪。绿水本无忧,因风才皱面啊!两只白鹅倒真的没什么可愁的事,它们悠悠地在水中游过,然后停到岸边开始细细地梳理它们的羽毛。
池塘边,小路旁,五株红梅开得正艳,没有阳光,闻不到花香。被小木屋包围着的那片冬季草坪开始泛起了绿意,而且已经蔓延到了小路上。草坪边上的玉兰,毛茸茸的花苞骄傲地挺立在空中,它们将继续积蓄力量,直到怒放的那一天。
从木屋别墅出来,绕着凤湖烟柳酒店走。今天没有酒宴,没有了人声,没有了喧闹声,没有了鞭炮声,校园显得分外宁静,走在路上,恍兮惚兮,不知今夕何夕。
在拐弯处,蓦然发觉几株月桂又开始吐露芬芳。这几株月桂,自从去年秋天开放以来,开了又谢,谢了又开,除了寒冬,真的是每月都要开放一次。它们大概也和我一样,不知今夕何夕了吧?
凤湖烟柳酒店前,腊梅已经过了繁盛期,剩下最后的几朵,在努力地挽留着属于自己的时光。含笑紧抿着嘴唇,还没含笑。白茶花藏在绿叶间,素雅得近乎圣洁。桃树、杏树、樱花树,全都沉默地等候着。只有那些麻雀不甘寂寞,在树枝间,在山林里,大声地叫嚷着,欢快地跳跃着,尽情地扑腾着,似乎这里就是它们的天堂。
进入休阳故址,又是另一番天地。刻写在石狮子上、屋檐上、大门上的岁月,总让人不由升起一种苍桑和肃穆。
跨入那个方洞门,一阵芳香就扑鼻而来。不用猜,自然是那两株梅花了。想来几日不见,它们越发肆意了。抬头,果不其然,所有的花朵都在绽放,仿佛要把积蓄了一个冬天的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深吸一口气,想让这香气沉入心底深处。
站在梅树下,往事便如轻烟般弥漫开来:当梅树上的花苞还只是米粒般大小的时候,我和曾老师便商量着何时可以开启梅花课程;当第一朵梅花绽放的时候,正是一个下着小雨的日子,我们带着小飞侠,打着雨伞,惊喜地欣赏着它独特的风姿;当梅花课程进入到“二弄梅情”的时候,干老师带领小飞侠在这个园子里一起学习《山园小梅》,让诗歌在自然中再现它的神韵……
今天,小飞侠们各自回到了家,他们是否忆起了餐厅前的这两株梅花?是否忆起了一起学过的那些梅花诗词?是否也像我一样,忆起了一起在梅树下度过的日子?……
就这样,看着,闻着,想着,一低头,却发现树下的小水池里,已经飘满了凋谢的花瓣。静静的水面上,花瓣无声又无息,世界亦无声又无息。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是啊,生命如花——美丽如花,短暂亦如花。
尽管明年还会有春天,尽管明年春天花还会开,但明年的花已经不是今年的花了。于是想起了卢仝的《人日立春》:
春度春归无限春,
今朝方始觉成人。
从今克己应犹及,
颜与梅花俱自新。
今天正月初七,又称“人日”,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在寒假将尽的今天,在这万物复苏的立春日,在这个传说中人类诞生的日子,读着这样的诗句,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