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物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煞费苦心挑选的昂贵礼物可能被对方冷落,把自己用不上的钥匙扣大手一挥给人反而被视作珍宝。施与受的双方很少在一个频率。
最容易的情形是,已知对方的需求。比如他明示暗示过想要什么、他对别人拥有的什么物品感到羡慕、他经常使用什么东西且最近这件东西恰好要用完,等等。这类是显性需求,对方要么直接讲出口,要么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得知。投其所好总不会错。
稍微难度高一点的情形是,对方并非与自己朝夕相处,平时偶有联络但不紧密。此时送礼,只能依靠大数据,比如当下是否有应季的新品,比如对方这个性别和年龄段的人群大概率用得上或者喜欢什么东西,比如对方在朋友圈长期关注什么内容,比如此人家里是否有婚丧嫁娶等大事发生。此时送礼,是带有推测性的投其所好。
难度最大的是,给陌生人送见面礼或者求人办事必须有所表示。首先多从其他人处获得信息,增加对对方的了解。其次尽量挑选有特色、不易得到的东西,比如非洲的手工木制品、限量版球鞋等等。不见得昂贵,但要得体。
送礼前搞清楚自己的目的会事半功倍。如果是强目的性,比如说追女生,那么买包包买花花买口红肯定错不了。如果是若目的性,比如说增进朋友和同事感情,那么只要真诚就好,家乡特产、自己不需要但别人喜欢的物品都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