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0008 我说销售很简单?你信吗?对,我也不信。
上文提到,运气好到人在家中坐,好产品自己找上门。这是个什么情况呢?
三株口服液在95、96那几年特别红火,带动了整个保健品市场的蓬勃发展,鸿茅药酒就是当时红火起来的。南京一家保健品的区域代理商主动找上门来找我谈合作,我们县的区域代理权给我;免费铺十箱(240瓶)的货给我,十箱货以外进一瓶结一瓶的帐,不需要我压资金;医药公司、药店需要铺货另外再算;给我的价格是28块钱一瓶,由我批发给医药公司、医院的价格是32元一瓶(前期已经进入),统一零售价格是48元一瓶;同时提供电视宣传、广播宣传及宣传物料;涉及到的开票费用、广告费用、运输费用不从我的利润中走;另外达到一定的销售额还有三至五元的销售返点。可以说合作条件非常优厚。这真是属于天上掉馅饼啊。
(后来我才知道。是我在三株口服液办事处的一个中专同学向这位区域代理商推荐了我。而这位区域代理商是外地人,公司需要销售渠道下沉到各乡镇,要第一时间跑马占地,可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精耕细作一个县级区域市场,所以让我捡了一个大便宜。)
新的产品上门,带来了我渴望的新鲜感。但是区域代理,一个人单干肯定是行不通的,需要组建销售团队。组织销售团队要钱啊,现实情况是我没钱,工资甚至连报销车旅费的钱都没有,怎么办呢?
冥思苦想,总算让我想出办法。我学习介绍我做微沫剂那个同学的做法,自己忽悠了5个同龄人进来,给他们36元/瓶的批发价,他们只要不低于45元销售,产生的利润都是他们的;没有底薪没有车旅费报销补贴,对他们的工作时间也不做考核;同时承诺这5个人,如果介绍新人进来销售,他们介绍过来的人每销售一瓶,他们就可以得到2元回报。就这样,他们拼命拉人头,短短不到十天时间,我竟然组织了近20个人的销售团队。
在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并不多,往往是通过电视、广播还有口碑相传获得相关信息。在电视、广播上做点夸大疗效的广告;再密集张贴海报;拼命散发宣传单;那时的这宣传三板斧,简单的接近于粗暴却有非常好的效果。
那个时候没有广告法的监管,疗效都是吹得自己都不相信;那时也没有城管,海报、宣传单满天飞。在县城,我们还稍微收敛一点;到了乡镇,那就是全面开花,号称屠村屠镇,不放过一家。一个乡镇可以贴到上百份海报,电线杆上、街道拐角、墙上到处都是;发放几千份宣传单页并要求宣传单页送达每户居民家里。
借助宣传攻势,我代理的保健品不光是进了医药公司与医院,甚至进了供销联社、乡卫生所,铺货全面展开,在利益驱动下,在有良好口碑经销商的不遗余力的推销下,局面很快打开,销量很快就上来了。
在这里,我不得不跟大家聊一聊九十年代的市场与销售,表面上看,那时还处于信息封闭时代,简简单单的销售模式就能获得成功,比如脑白金,凭借不停循环播放的那句“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广告词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市场转型机会太多但又不规范,权钱交换、倒买倒卖,虚假伪劣,太多太多丑恶充斥市场,加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顾客信息渠道不畅、消费观念的滞后,带来太多浑水摸鱼的机会,使得暴利存在于市场。保健品是一例,手机销售也是典型的一例,那时手机刚刚在国内开始销售,充斥着大量水货机翻新机,尤其是三星与摩托罗拉,那时做手机起家的,销售一台三星或摩托罗拉水货手机,利润基本上都是大几千。对,那时的市场就是这么疯狂。
那时的销售,感觉就是太简单了,只要你有货源(都不要资金投入)胆大、头脑灵活,跑马占地,宣传到位,基本上销售都能获得成功。可是销售真的就是这么简单吗?当时我是盲目的信了。由于自身素质、能力的问题,很快,我的生意便出现了问题。
未完待续,请关注和尚哥讲职场,定期分享和尚哥的故事及职场知识小窍门,解答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留下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咱们一起探讨。
�w9�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