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看到马老师在群里布置的数学作业,其中一项是第一单元测试签名,了解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一个单元已经学完了,不知道孩子掌握得咋样,这个小测验恰好给出我们答案。
下班去托辅接儿子,小子嬉皮笑脸递给我数学测试卷,看表情,不易有他,可落入我眼中的是那个刺目的分数,我有点懵懂,这么多天,一个单元,也不知道他是咋学的。看看他错的两道题,并没有难度,问问原因,一道题落掉了,马老师批示:要认真!儿子,咱们强调了多少遍,看清题,不能落题,怎么老是明知故犯呢?难道这也是一个“习惯”,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它折射出你对学习的认真态度。另一道题你张口说不会,可你端详一会儿,竟然说明白了,这是什么道理,难道说你做题时大略一瞅,浅尝辄止就行了,为什么不多读几遍题,多考虑一会儿呢?事后诸葛有用吗?考试是一个综合考察的过程,不尽考察你对知识掌握的深浅,还无形中考校你的认真程度和应试能力,儿子,你自己说,你所学的知识都掌握了?还是你答题时认真了?
回家路上,看我心情不愉快,儿子也缄默了,不再喋喋不休,他意识到因他的问题影响了我的情绪,数落了儿子几句,他蜷缩在后座没有吭声,我知道,他也清楚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开学以来,小子一直浮躁,没有融入正常的生活学习中,耳提面命下,总是很乖的答应,可转眼间扔到脑后,不听话的孩子能学好吗?答案昭然若揭。
一路无语,回到家中。儿子自个提着书包,噔噔上楼了,我紧随其后,一看,小子铺开书本学习了,我一时哑然。以往回家后,小子总是先玩会儿,然后吃点东西,最后才上去学习,今天的行为叫人瞠目结舌。他感到了压力,知道了差距,也就有了动力,他想弥补自己的过失。也许从今天开始,儿子会懂得一点挫折感了,在前进的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坎坷和曲折会随时相伴,这不是磨难,而是一笔财富,因为从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才得以踏着挫折和失败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