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马克思层指出: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在商业文明的社会发展历史上,也存在三次关键的生产力革命,解放了商业文明发展的束缚,让商业进入到下一个时代。
这三次生产力革命分别是:
体力工作者生产力革命
组织团体的生产力革命
品牌的生产力革命
在商业的这三次生产力革命中,体力工作者、组织、品牌都是不同时代的商业组织中创造商业文明和财富的主体。
① 第一次:体力工作者生产力革命
是谁推动了体力工作者生产力革命?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
“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
科学管理的核心理论是: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如何实现科学化和标准化呢?
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劳动时间定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管理和劳动分离。
基于此,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因此,泰勒认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这种方式,在泰勒去世之后,美国率先大范围应用了泰勒的“更聪明工作法”使得美国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远超其他国家,美国也借此成为了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二战后,欧洲通过“马歇尔计划”、日本通过爱德华·戴明引入泰勒的作业方法而重新崛起。
可以说,泰勒“科学管理”的“更聪明工作法”大幅度提升了体力工作者的生产力。而体力工作者作为社会的核心生产力对象,在生产力得到发展后,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将得到相应的改观。在工作者自身,随着其收入上升,工作强度和时间大幅度下降,社会地位上升,多出来的时间大部分转向了教育,一部分转向了休闲。教育时间的延长,催生了知识社会的出现,对组织要求也逐步提升,知识社会的来临也直接催生了第二次生产力革命。
② 第二次:组织团队的生产力革命
随着公司等商业组织数量的不断丰富,以及知识价值的逐步体现,知识型组织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单位。
如何提升组织的生产力?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开创的管理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核心著作《管理的实践》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70年代认为:
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理论和学术研究,而是应该用来解决社会和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因为这个缘故,德鲁克的作品赢得了许多企业家的高度评价。他的管理学思想也大幅度提升了组织的生产力。通过管理提升组织的生产力,我们不但消化了大量的知识群体,还创造除了大量的新增知识工作的需求,让知识工作者借助于组织这个生产单位创造出更多的绩效。这时候,社会的代表性人物不再是资本家,而是知识精英或各类专家。
社会从政府单一组织管理走向知识组织自治的多元化,多权力中心化。在如此众多的社会组织,几乎为每一个人打开了“从底层向上层”的通道。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获得知识而走向成功。当然,这也意味着竞争变得空前的激烈。
如果说,泰勒的科学管理催生了一个知识社会,德鲁克的乘机会则催生了一个竞争社会。对于任何一个社会任务或需求,都有一大群管理良好的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竞争,彼此之间互相取代,企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加速变短,过剩经济开始出现,这催生了第三次生产力革命。
③ 第三次:品牌核心的生产力革命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几乎每个类别可选择的产品 都有了出人意料从增长,远远超出了顾客心智中为每个品类预留的品牌空间。消费者在眼花缭乱的刺激下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社会各类产品的过剩与顾客在每个品类只有2个品牌空间(这就是“二元法则”,也就是德鲁克的“数一数二法则”)成为鲜明的矛盾。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说:“组织的成果不在于组织本身,而在于组织之外。”这意味着,任何在顾客心智中没有位置的品牌,终将从现实中消失,而品牌的消失则直接意味着品牌背后的组织的消失。这种产品选择太多,而用户心智有限,组织生存严峻的情况下,组织如何在竞争中胜出并赢得顾客,就成了组织生存的前提。
过多的选择,有限的心智,决定了经营方式从顾客导向转向了竞争导向,人类已经迎来一个品牌的时代,品牌的社会。
在此背景下,美国营销界开始寻找品牌之路,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提出的为组织准确定义成果的工具——定位出现了。后来,现代营销之父科特勒提出了《营销管理》,从文化营销的角度提升了品牌的内涵。
定位,从某种程度上讲,算是品牌生产力革命的代表性生产工具。
无论个人,还是组织都要学会运用这一定位新工具”由外而内“地为自己建立品牌,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先选择。品牌是营销中产生的无形资产。所以,除了定位,企业组织还需要有意义深邃的文化才能把品牌有效的做起来。
④ 国内品牌生产力革命刚开始
我国加入WTO这16年来,引入了美国的定位理论、企业管理、组织创新、品牌营销、广告等丰富的品牌创建、营销形式,先后掀起了组织的生产力革命和品牌的生产力革命。在随着我国企业逐步进入全球竞争市场,以及国内商业的大爆炸,国内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都面临着品牌的竞争。
中国的商业环境与美国的商业环境有较大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就是市场环境。欧美国家的商业发展一百多年,商业体系和商业环境相对成熟,企业的品牌竞争已经进入到高级阶段,而我们还在品牌竞争的初级阶段——打造产品品质和诚信的商业环境。国内企业发展的不成熟和消费者对品牌诉求的快速成熟形成的差距在这几年十分明显。买奶粉,化妆品,食品,汽车等等,国际品牌,国外进口成为了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和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国内消费市场对品牌的巨大诉求推动者国内品牌生产力革命的开始!国内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国内品牌要想成为企业的生产力,需要从“企业家”-“企业组织”-“产品”品牌三位一体整合考虑。
商业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企业家和品牌专家必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