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结束了人才库和主任项目的复盘评分,心里放松了一些,手头没有特别着急的工作,时至11月份,拿起年初的目标复盘了一下,其中有一条是读12本书,定目标的时候觉得过于保守了……哈哈哈,果不其然我还是了解自己的~ 今天盘了一下只读了5本(其中还有3本专业书籍)…
今日闲暇,捡起了这本一直想看的书——李诞的《脱口秀工作手册》,李诞的睿智早就知道的,但是看完还是不由的赞叹,李诞真是个人才!书中提到了好多点都大有感触。
“能用演的,就不要用讲的,能动的时候就不要站着,能用故事就不要说理。不管你有多伟大的发现,多么愤怒的批判,多么哲学性的洞察,请不要一开始就说理。” ————摘自 第十节 只有情绪是真的
感触:在我们培训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想做好演讲就要会讲故事”,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辅导同事们做复盘、讲报告。但是说句实在话,我是半路转行做培训的,做培训也仅有一年多的时间,我自己也不会讲故事,记得刚开始辅导报告的时候,我都学着“师傅”的样子,告诉他报告中应该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故事要符合STAR原则,要有情景、任务、行动和结果。但是至于故事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要讲故事?故事怎么编写?以及故事的作用是什么?我都不知道。起初辅导报告时,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里面要有一段对话,经过修改的呈现结果通常是:小王说了什么,然后我说了什么,小王又说了什么,我又说了什么,最后怎么样了?总感觉这不叫做讲故事,最多叫做呈现过程…
今天看了这本书,虽然没有解决我的全部疑虑,但是它至少回答了我其中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讲故事?我认为这里的讲故事不是单纯的讲故事,而是让听的人更感兴趣、更容易听懂。那什么样的报告更容易被听懂呢,李诞在这本书里告诉了我们——能用演的,就不要用讲的,能动的时候就不要站着,能用故事就不要说理。因为没有人喜欢一段又一段的枯燥的道理和理论的堆砌,特别是在听了一天的报告之后。如果有人不信,我们来回想一下,我们自己下来的选择书来读的时候,你是更喜欢小说还是更喜欢理论书籍呢(假设你第二天不需要交一份报告的话)?对的,我们需要点能唤起大家共鸣的东西,让大家一起参与到你的报告、故事中来,所以汇报/演讲中的语气、停顿、设问、故事、情景就变得很重要!
当然这段话中的内容我们也不能全部来用,毕竟汇报不是舞台,我们不能像在舞台上一样来夸张的演绎自己,但是我们也要尽可能的让自己的报告变得有趣起来,那我们尽可能的把它想象成一场表演吧~
今日有感分享到这里,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