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党的初心使命、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内容写入党章。11月2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十个“中国古语”,分别为“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让中国共产党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创新者。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理论概括在变,“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初心使命不变。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不忘“人民至上”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从来都紧紧依靠着人民:从淮海战役的“小推车”、渡江战役的“小木船”,到“小铁锹”挖出的大油田、一锤一钎凿出的“生命渠”;从全国戮力同心共抗疫情,到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转化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群众立场,拉近党群关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形势任务在变,“自强不息,天人合一”的复兴之姿不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53.9万亿元提高至114.4万亿元、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实现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奋斗宣言;“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履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无畏誓言;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云南大象北上南归、青海湖碧波荡漾,昭示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民”的深情告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让中国在“大风大浪”中凝聚奋进伟力、笃定前进方向。
问题矛盾在变,“为政以德,革故鼎新”的自我革命不变。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征程,我们党所遇到的困难、挫折与兴衰成败的考验,比任何一个对手和敌人都要多,所遇到的独有难题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遇到的“独有难题”,到新时代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大党独有难题”,集中在客观上经济规律层面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困难及政治上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谈,深情讲述焦裕禄、谷文昌的事迹,在西柏坡的“六条规定”前一一对照,勉励中国共产党人要“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用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用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用“激浊扬清”扫荡歪风邪气,全面从严治党弘扬在“新的赶考之路”上。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党章之变,是我党在不断吸收与碰撞中自我成长,在开放与交流中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党章不变,是我党在红色精神传承中积蓄力量,从浩瀚优秀传统文化中明确前行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让我们在新党章的引领下凝聚力量,踔厉奋发再扬帆,昂首阔步向未来!让高耸的顶峰证明攀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