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队友就一直游说母亲,过段时间同他的车去省城弟弟家居住一段时间。
母亲心里很矛盾,有两个小人在打架,其中一个小人叫她去儿子家住住,享享清福,自己含辛如苦养大的儿子出息了,在省城买了房安了家,在那享清闲的却是亲家母,心里总有些不平衡。
而另一个小人马上跳出来反驳,这家里哪里喊丢下就丢下,虽说没种田也没养猪,可是养了十几只大母鸡,天天要喂,屋后水塘里也养了几尾鱼,时不时的也要丢点菜叶,割点鱼草喂喂它们。
家门口的菜园里,满园的青菜长得很旺盛,白菜红菜苔都在抽苔,如果在家,每天可以将这些菜苔摘了廉价批发给集镇贩卖小菜的熟人,一天三四十元还是有的,实在没人要,也可以采摘回来喂鸡喂鱼。人如果不在家,就只能让它们抽苔开花结籽了。
两个小人在母亲脑中斗争了好几天。母亲与邻居们闲聊说起这事,大家也都力挺她去儿子家住一段时间,现在春茶还不能采摘,地也没有空出来,不能种别的莱。家里养的鸡和池塘里的鱼,完全可以托付邻居们帮忙喂一喂。
这二三月间,还是农闲时间,完全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再不抓紧去看,以后就真的没时间去了。
母亲一听是这个理,今年六月,她就整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虽说母亲身体还比较健朗,她也常说过了七十就到弟弟家去长住。当真丢下家去省城长住,估计依母亲长期劳作惯了的性子,呆城里天天无所事事,她还真不习惯。
现在她趁农闲去小住一段时间,先适应一下也好。刚好弟弟家的岳母回常德老家去了,母亲去小住一阵,正合适。
当确定好去的日期后,母亲就开始作各种准备,将还挂在火塘上方的腊肉取下来洗净,拿一部分去小弟家,留一些在冰箱存起来,菜园里的各种时令小菜,将好出售的都采摘了,批发给集镇小菜贩,家中的鸡托叔叔与婶婶喂养,鱼塘里的鱼儿,托村里表叔表婶三五天摘点菜叶喂一喂。
菜园里还有一些莴笋,还没长粗壮,可以让它们再长大一点,待能出售时请村里邻居帮忙捎给菜贩子。
还有几垄芥菜,长得真旺,母亲见这两天天晴了,赶紧趁小妹在家,帮忙都收割了回来洗净,在阳光下晒干水份,再切成小断装入大土坛,让它们自然发酵一段时间,做成老坛酸菜。
看母亲发在抖音上的日常,我才知母亲一切安排稳妥,不得不感慨母亲真会划算,用现在的书面语叫会时间管理,每一步都做得恰到好处。
一切准备就绪,队友用皮卡车将母亲准备带到省城的各种东西装了半车箱,载上母亲与妹妹往省城去,去看看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