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躺着玩手机是一天,出去参加活动也是一天
如果可以让生活离自己喜欢的样子更近一步
让自己越来越走向那个理想中的自己,是不是又是不一样的一天呢?
一睁眼,已是早上六点钟,睡意全无,换作以往,可能还会伸个小懒腰,揉揉睡眼惺忪的我,又躺下了。但是今天不同,因为我要去参加追了三年的作家,从她公众号成立初期到今天的签售会。
杨小米,是我最早关注的一个公众号,从我读她的文字以来对她的印象就是很执着,认真,喜欢社交,善于把握机会,利用资源置换。
人人都渴望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可是现实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倘若一人身兼多职,那是不是会很累呢?
小米老师身边各种领域的大咖比比皆是,她会向专业人士请教她不懂的问题,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运用了猴子法则对事务进行管理,而不是时间管理。
2.
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她的一个助理,一位孩子的宝妈,曾经游离于外贸企业。现在大部分时间用来陪伴孩子,偶尔去店里看下。
由于她喜欢做饼干,蛋糕,烘焙类的甜品小吃。本着喜欢的态度,她把自己的成品发到朋友圈,引来了小区和同事朋友的一些羡慕的目光。
经过久而久之的耳濡目染,大家都极力想要买她的东西,后来她就自己开了一家烘焙店
在很多人看来,一个宝妈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打理烘焙店,她到底是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呢?
时间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先成家还是后立业等等都是伪命题。事件管理远比时间管理来得更为实际,全身心地投入比完美更重要
后来,那位宝妈雇佣了一个店长,偶尔有空的时间店里去看看,然后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陪伴孩子上。赚钱和育儿两不误也淋漓尽致地在这位宝妈身上体现了出来。
3.
焦虑是人生常态,谁不曾焦虑过,谁又不曾迷茫过。人生充满选择和诱惑,一次次的大大小小的决定可能都会影响我们的人生,成为我们人生的某个重大转折点。
我们习惯了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不打无准备之仗。总是要等到万事俱备,才肯动手。完美主义者看似完美,其实并不完美,他们在一次次拖延中与多少可能的机会擦肩而过因为没有行动何来的完美呢?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杨小米老师通过1.0版,2.0版,3.0版和我们诠释了从完成到完美。
签售会前的会场的踩点,人员的确定,海报的设计,专业摄影师的安排,包括分享的稿子等是1.0版,首先这些她已经去做了。
但是在准备的期间,她发现海报没有预期的好看,要求设计师按照她的要求进行了修改这是2.0版
通过读者们的意见和反馈,她又找到了还存在的问题,下次避免这样的错误,那么上百场从0到1的改变就是3.0版。
4.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签售会,这次的体验感非常好,能够和身边两位小伙伴聊的不亦乐乎
是件很开心的事。唯一的遗憾就是始终没能请教老师一个问题。
我已经在心里想了好几遍,可是出于担忧,我迟迟没有说出来。我害怕说出来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我怕出现语无伦次的情况。
甚者,我心里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划了一条线她是几十万粉丝作家,职场社交达人,而我只是一个她的读者而已。
我想,这已经阻碍了我的勇气和自信。永远不要给自己的内心设限。我们曾经或者现在都是普通人,他们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现在的高度。
没有谁比谁高一等,也没有谁比谁低一等。只不过有些人走得快,有些人走的慢。
5.
走近他们没有任何捷径,只有行动,思考,付出,成为最好的自己。投其所好,给别人好为人师的机会。我觉得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非营利组织不只是提供服务,它希望其终端服务对象不要成为消极的受惠者,而是成为积极的行动者。
大咖凭什么要给你资源,给你机会,把时间浪费在你身上。他们几个小时的产出可能就是你一个月的收入。
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他们需要的,他们喜欢的,是不是才会离他们更近一步呢?
不要给自己加太多的内心戏,也不要未知先卜自己的人生,成功从来没有捷径,没有小道可抄,只能有方向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