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短篇小说贾宝玉别传第4章

第4章旧影入梦

蓝白领


入秋后的一场秋雨,让报恩寺的禅院添了几分凉意。贾宝玉刚给寺里的老槐树浇完水,就见小沙弥明心急匆匆地跑进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信纸,脸上带着几分慌张:“了尘师兄,山下有个赶路的客商,说这封信是给你的,还说……还说信里有贾府的消息。”


“贾府”两个字像一道惊雷,猛地炸在贾宝玉心头。他手抖着接过信纸,指腹抚过粗糙的纸页,竟有些不敢打开。三年了,他遁入空门,穿粗布僧衣,吃清粥小菜,每日与草药、医书为伴,刻意将荣国府的雕梁画栋、锦衣玉食都压在记忆深处,可这两个字,还是像一把钥匙,轻易就打开了他心底最脆弱的那扇门。


深吸一口气,他缓缓展开信纸。字迹潦草仓促,墨渍还带着几分潮湿,显然是急着写就的。内容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如刀,狠狠割着他的心:“荣国府遭抄,家产籍没,府中男丁或贬或流,女眷多散。薛宝钗扶病持家,内外操劳,近日咳疾加重,境况凄凉……”后面的字迹越发模糊,像是写信人也难掩悲戚。贾宝玉只觉得眼前一黑,信纸从颤抖的指缝间滑落,飘落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溅上几点泥星。


“贾府……抄家……”他喃喃自语,耳畔仿佛又响起大观园里的欢声笑语——黛玉在沁芳闸边葬花,花瓣落在她素白的裙角;湘云醉卧芍药裀,青丝上沾着落花;还有宝钗,总是端着温婉的笑,在蘅芜苑里做着针线,偶尔抬头看他时,眼里藏着淡淡的关切。可如今,那些鲜活的画面都成了泡影,荣国府这座繁华的大厦轰然倒塌,亲人离散,他这个曾经被众人捧在手心的“宝二爷”,却像个局外人,连回去看一看的勇气都没有。


“师兄,你没事吧?”明心见他脸色惨白如纸,嘴唇都在发抖,连忙上前扶住他。


贾宝玉摇摇头,弯腰捡起信纸,紧紧攥在手里,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粗糙的纸页硌得掌心发疼。他转身踉跄着走进禅房,“砰”地一声关上房门,将外面的一切都隔绝在外。独自一人坐在冰冷的蒲团上,他将脸埋在膝盖里,泪水无声地涌出,浸湿了粗布僧衣。他想起贾母临终前,会不会还在念叨着他的名字?想起宝钗拖着病体,面对空荡荡的府宅,会不会也像他此刻一样,感到无助又绝望?这些念头像无数根细针,密密麻麻地扎在他心上,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就在他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时,寺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呼喊声,夹杂着妇孺的哭泣和男人的咳嗽,冲破了禅院的宁静。他猛地抬起头,抹了把眼泪——眼下不是沉溺于过往的时候,寺外的人还等着救治。他深吸一口气,用力擦了擦脸颊,努力平复心绪,伸手拉开了房门。


只见几个村民搀扶着一群衣衫褴褛的人走进寺来,为首的中年汉子脸上带着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浸透了破旧的衣衫,气息微弱得像风中残烛。“了尘师傅,求您发发慈悲,救救他们!”村民急得直跺脚,“这些人是从京城逃难来的,路上遇到了劫匪,好多人都受了重伤,还有几个孩子发着高烧,烧得都快不省人事了!”


贾宝玉心里一紧,连忙快步上前。他蹲下身,逐一查看伤者的情况:有个年轻妇人手臂被砍伤,伤口化脓发黑;有个老汉断了腿,疼得直哼哼;还有两个孩子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已经陷入了半昏迷状态。他刚要为孩子诊脉,那个为首的中年汉子忽然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你……你是宝二爷?”


贾宝玉的动作顿住了,仔细打量着对方——黝黑的脸庞,佝偻的脊背,可那双眼睛里的神情,却让他想起了当年贾府里的老仆周瑞家的儿子周旺。“周旺?”他试探着问道。


周旺连连点头,眼眶瞬间就红了,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因为伤势太重,又跌坐回去:“真的是您!宝二爷,可算找到您了!府里……府里遭大难了!老太太她……她去年冬天就走了,走的时候还一直喊着您的名字……”


“老太太……”贾宝玉只觉得心口一阵剧痛,像被人狠狠捶了一拳,眼前瞬间模糊了。他想起贾母平日里对他的疼爱,想起她总把剥好的莲子喂到他嘴里,想起她冬天里把他的手揣进自己怀里暖着,如今却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连一句告别的话都没能说。泪水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滚落,滴在地上的泥水里,晕开一小片湿痕。


周旺见他伤心,也忍不住抹眼泪:“宝二爷,您别太难过。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这些逃难来的人里,还有几个是当年府里的下人,他们都受了重伤,还有几个孩子快撑不住了,您快救救他们吧!”


贾宝玉猛地回过神来——是啊,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这些人还等着他救治,他不能倒下!他想起慧能师傅常说的“医者仁心,当以救人为先”,想起自己当初拜师时立下的“以医救人”的誓言,想起那些在病痛中挣扎的面孔。他用力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眼神渐渐变得坚定:“周旺,你放心,我会救他们的!不管是谁,我都会救!”


他转身对明心大声吩咐:“明心,你立刻去炮制房,把止血的三七、蒲黄,退热的柴胡、黄芩都取来,再烧几锅滚烫的热水,越多越好!”明心不敢耽搁,撒腿就往后院跑。贾宝玉则迅速挽起袖子,先走到那个发高烧的孩子身边,伸出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的温度让他心里一沉。他快速为孩子诊脉,脉象浮数,是外感高热的症状。


“快,把孩子抱到禅房里,铺层干草让他躺下!”贾宝玉一边说,一边快步走进禅房,将自己的蒲团挪到一边,腾出一块地方。村民连忙抱着孩子进来,轻轻放在干草上。贾宝玉又转身去查看那个手臂化脓的妇人,用温水小心翼翼地清洗掉伤口上的脓血,然后撒上止血消炎的草药,再用干净的布条仔细包扎好。


忙完这个,他又去为断腿的老汉固定伤腿——没有夹板,他就找来两根粗细均匀的树枝,用布条缠好,轻轻固定在老汉的腿上。每一个动作都轻柔又迅速,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衣衫上,很快就湿了一大片。


周旺坐在一旁,看着曾经养尊处优的宝二爷,如今为了救治病人,累得满头大汗,手上还沾着脓血,心里又酸又愧:“宝二爷,让您受累了……”


贾宝玉头也不抬地说:“我现在是了尘,不是宝二爷。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谈不上受累。”他顿了顿,又问道:“周旺,你再跟我说说,宝钗她……她具体是什么病?咳疾多久了?有没有痰?”


周旺叹了口气:“宝二奶奶自从府里遭难后,就一直操心,先是受了风寒,后来就落下了咳疾。起初只是偶尔咳嗽,后来越来越严重,有时候一咳就是大半夜,还咳出血来。府里没钱请大夫,只能随便抓点草药喝,根本不管用……”


贾宝玉的心又沉了下去。咳疾带血,多半是肺腑受损,再加上长期忧思操劳,病情怕是不容乐观。他一边为伤者包扎伤口,一边在心里盘算着——等忙完这里的事,一定要想办法给宝钗寄点对症的草药过去,哪怕能让她减轻一点痛苦也好。


忙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夕阳的余晖透过槐树叶洒在禅院的地面上,所有伤者的伤口都处理好了,退热的药也都熬好喂了下去,贾宝玉才终于松了口气。他瘫坐在石阶上,浑身像散了架一样,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慧能师傅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端着一杯温热的茶水,递到他面前:“了尘,喝口水歇歇吧。”


贾宝玉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几分疲惫。他看着慧能师傅,眼眶又红了:“师傅,贾府没了,老太太没了,宝钗她……她也病得很重……”


慧能师傅在他身边坐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心里苦。可人生在世,总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你能做的,不是沉溺于过去的悲伤,而是珍惜当下,做好眼前的事。你现在是一名大夫,你的双手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擦眼泪的。”


贾宝玉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心里的悲伤渐渐被坚定取代。他看着禅院里那些渐渐安稳下来的伤者,看着他们脸上露出的微弱笑容,忽然明白了——或许,好好救治每一个病人,用自己的医术解除他们的痛苦,就是对逝去的亲人最好的告慰,也是对身处困境的宝钗最好的支持。


夜幕降临,月光洒在禅院的青石板上,像铺了一层薄薄的霜。贾宝玉坐在禅房里,手里捧着那封带来噩耗的信纸,心里虽然还有悲伤,却多了几分前行的力量。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要彻底放下对过往的沉溺,专心行医,用自己的医术,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夜深了,禅院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伤者的咳嗽声。贾宝玉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贾母慈祥的笑容,浮现出宝钗温婉的模样。他在心里默默祈祷:“老太太,您安息吧。宝钗,你一定要保重身体,等我医术有成,一定会想办法帮你。”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脸上,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悲伤,却更多的是坚定。他知道,他的医道之路,还有很长很长,但他会一直走下去,用自己的双手,为更多人带来希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