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盒子思考”,类似汉语中的“当局者迷”,是一个描述创造性思维的短语。
CLT(我且翻译为解释级别理论)可能解释这种情形。
人只能直接感受当前环境和当前时间,无法感受到过去和未来。
执行此猜想时执行的实验:将人分组,记录其创造性思维的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分析原始条件差异。
结果发现,差异很可能是从自身所处的位置决定,感觉离自己越近的事物,越容易分类和确定细节,从而固化思维;感觉离自己遥远的,必须动用推测和考虑更多可能性,从而动用联想和创造性思维。
影响人思维和情绪的非当前因素有记忆,预测,计划等,这些心理活动中存在的现象,包括这些现象相关的事物,形成了间隔——这里称为“心理距离”。
解释级别通常根据心理距离不同,发生变化。当心理距离较大,发生的事较远,比如对足球联赛的最终结果预判,其思维大概是缩略的,解释更为抽象,属较高级别;反之,具体其中一场进行中比赛结果,其解释更为具体,属较低级别。
社会距离,比如友人和陌生人;空间距离,1千米内和100千米外;这些空间差距都可以导致心理距离变化。
这种现象将主体——自身和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具有尺度的联系。
以上会是盒子议题的核心吗?
宽泛意义上,“盒子”是人们指定目标以求在特定环境下思维限制。这点而言,“盒子”实际是不具体的,因空间限定并不是对全体思维,而是个人。
若此理论希望帮助人们营造现实中发挥创造思维的环境。
不具体,不清晰,反而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么?
创造性思维一向是如此。
过去的
人的记忆不可靠,很容易将记忆时刻之后的思维方式代入过去的场景,而改变实际情况。记录日记的人常发现,日记的记忆和自己脑海中的并不一致。
未来的
多数人不会思索未来,其谓未来是“现在”的延伸。